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玉超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雨水
  • 2篇城市
  • 1篇雨水利用
  • 1篇水利用
  • 1篇资源潜力
  • 1篇利用雨水
  • 1篇城市雨水
  • 1篇城市雨水利用

机构

  • 2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云南省水文水...

作者

  • 2篇刘新有
  • 2篇史正涛
  • 2篇曾玉超
  • 1篇明庆忠

传媒

  • 2篇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西南高原盆地型城市可利用雨水资源潜力及效益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夏秋洪涝、冬春缺水及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西南高原盆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城市雨水利用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西南高原盆地城市可利用雨水资源潜力的科学计算是该区域城市雨水资源科学利用的基础,而西南城市气候、地形特点,决定了其雨水资源潜力计算模型应从城市建成区和城郊集水区两个部分构建。运用这一模型,结合昆明城市土地利用资料及降水资料,计算出昆明城市可利用雨水资源潜力,可以看出,昆明市雨水资源利用潜力较大,合理利用则会产生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本研究对西南高原盆地城市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史正涛曾玉超刘新有
论我国城市雨水利用路径的选择被引量:2
2009年
季风气候控制下的降水集中以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使我国城市雨水地表径流的危害日益凸显,但只要加以科学利用,即可趋利避害。笔者通过总结国外城市雨水利用的经验,分析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的发展现状,结合我国城市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社会经济条件,提出以控制地表径流、补充生态用水和地下水、促进城市地下水系统健康循环为主要目的,以凹式绿地为主的自然下渗系统为主要手段的城市雨水利用途径与方式,并从法律法规、奖惩政策、市场机制三个方面对城市雨水利用的政策保障进行了探讨。
史正涛刘新有明庆忠曾玉超
关键词:城市雨水利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