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小兵

作品数:9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板栗
  • 3篇成龄
  • 2篇施肥
  • 2篇外生菌根
  • 2篇微体
  • 2篇栗属
  • 2篇菌根
  • 2篇快繁
  • 2篇快繁方法
  • 2篇嫁接
  • 2篇嫁接苗
  • 2篇饱和D-最优...
  • 1篇堆肥
  • 1篇增殖培养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生物量
  • 1篇施肥研究
  • 1篇实生
  • 1篇实生苗

机构

  • 8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9篇郭素娟
  • 9篇孙小兵
  • 6篇秦天天
  • 4篇刘正民
  • 2篇王桂云
  • 2篇任鹏
  • 2篇柴迪迪
  • 1篇徐丞
  • 1篇邹峰

传媒

  • 3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核农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成龄板栗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9
2015年
以迁西板栗主栽品种‘燕山早丰’为试材,采集其成龄树上当年抽生营养枝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取样时期、基本培养基种类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板栗不定芽诱导的影响,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增殖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1)外植体最佳取材时间为新梢旺盛生长期到半木质化期,即5月初至6月上旬;(2)不定芽诱导最佳基本培养基为MS,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最佳激素组合为6-BA2.0 mg/L+IBA0.1 mg/L,诱导率达80%以上;(3)最佳增殖培养基为GD+ZT2.0 mg·L-1+NAA0.1 mg·L-1,增殖系数可达3.24。
孙小兵郭素娟
关键词:茎段离体培养增殖培养正交试验
一种成龄栗属植物良种快繁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成龄栗属植物良种快繁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成龄栗属植物良种快繁方法,包括:获取经组织培养获得的成龄栗属植物接穗;获取由栗属植物种子经组织培养获得的砧木;将所述栗属植物接穗与所述砧木进行微...
郭素娟任鹏王桂云孙小兵
燕山早丰板栗密植园施肥-产量模型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为了研究N、P、K配合施用对板栗产量的影响,以13年生盛果期的板栗主栽品种燕山早丰(Castanea mollissima‘Yanshanzaofeng’)为研究对象,采用N、P、K三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在河北省迁西县典型板栗密植园连续两年进行田间试验。通过建立以N、P、K施肥量编码值为变量因子,产量为目标函数的三元二次数学模型,优化施肥量及N、P、K配比。结果表明N、P2O5、K2O对板栗产量有显著影响,并且两两之间存在显著交互效应。三因素对板栗产量影响的次序依次为N〉P2O5〉K2O。通过效应函数的频率分析寻优可知,单株目标产量超过4.50 kg,置信区间为95%时,N、P2O5、K2O单株优化施肥方案为:N 0.85~1.04 kg,P2O50.68~0.83 kg,K2O 0.45~0.51 kg。N、P2O5、K2O最佳施肥比例为1:0.65~0.98:0.43~0.60。该研究可为迁西板栗密植园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郭素娟刘正民孙小兵秦天天
关键词:板栗饱和D-最优设计施肥密植园
燕山地区7种板栗外生菌根真菌培养条件的优化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明确7种板栗外生菌根真菌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板栗菌根真菌侵染机理研究以及菌根真菌的实际生产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固体培养,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研究不同温度(15,20,25,30,35 ℃)、pH值(4.0,5.0,6.0,7.0,8.0)、碳源(葡萄糖、可溶性淀粉、蔗糖、麦芽糖、甘露醇)、氮源(蛋白胨、KNO3、(NH4)2HPO3、酵母浸出液)对7种板栗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7种板栗外生菌根真菌的最适生长条件存在差异,大红菇(Russula alutacea (Pers.)Fr)、黄丝膜菌(Cortinarius turmalis Fr.)、淡紫红菇(Russula lilacea (Quél.))和空柄小牛肝菌(Boletinus cavipes (Opat.)Kalchbr.)属中温菌,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5 ℃,而褪色红菇(Russula decolorans (Fr.)Fr.)、多根硬皮马勃(Scleroderma polyrhizum (J.F.Gmel.)Pers.)和华丽牛肝菌(Boletus magnificus W.F.Chiu) 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0 ℃,属耐高温菌。7种菌在pH为5~6时长势良好,最适环境为偏酸性。大红菇、褪色红菇、黄丝膜菌和多根硬皮马勃最适碳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蔗糖、甘露醇和麦芽糖,其他3种菌最适碳源均为葡萄糖。多数菌根真菌在以有机氮和铵态氮为氮源条件下的长势好于硝态氮。【结论】初步确定了7种板栗外生菌根真菌的最佳培养条件。
柴迪迪郭素娟孙小兵秦天天
关键词:板栗外生菌根真菌
板栗1a实生苗对农林废弃物堆肥的生长响应被引量:2
2015年
以1a板栗实生苗为研究对象,利用5种自制的农林废弃物堆肥作为基肥,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测定苗木生长指标,研究了1 a板栗实生苗对农林废弃物堆肥的生长响应。结果表明:对1 a板栗实生苗生长作用效果最优的是堆肥D4,显著高于其它堆肥和对照CK的作用效果。施用堆肥D4的苗木其苗高、地径及生物量均达到最大,茎根比最小,分别为57.9 cm、1.017 cm、93.37 g,0.94。与对照CK相比,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分别提高15.0 cm、0.185 mm、65.23 g。堆肥既能充分利用生产上的剩余废弃物,又能促进苗木生长,建议板栗育苗时施用堆肥D4,其配方为玉米秸秆∶羊粪∶栗木屑∶菌渣(体积比2∶4∶2∶2)。
刘正民郭素娟秦天天孙小兵
关键词:板栗堆肥生物量
接种菌根菌后板栗幼苗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被引量:13
2013年
以接种外生菌根菌绵毛丝膜菌Cortinarius sublanatus的板栗幼苗和未接菌的板栗幼苗为材料,分别测定它们叶片的光合数据,用非直角双曲线方法对他们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拟合结果显示,两种材料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的拟合结果与实际测量值非常接近,接种菌根菌后的苗木α表光量子效率增长了13.33%,Pmax最大净光合速率增长了49.72%,Rd暗呼吸速率降低了26.91%,LCP光补偿点降低了4.34%,LSP光饱和点增长了25.66%。上述结果表明非直角双曲线模型适合板栗幼苗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拟合,接种菌根菌后板栗幼苗的光能利用效率增高,利用弱光能力增强,对强光的适应能力和利用能力增强,而消耗光合产物的速率降低。
柴迪迪郭素娟秦天天邹峰孙小兵
关键词:板栗外生菌根菌光响应曲线
一种成龄栗属植物良种快繁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成龄栗属植物良种快繁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成龄栗属植物良种快繁方法,包括:获取经组织培养获得的成龄栗属植物接穗;获取由栗属植物种子经组织培养获得的砧木;将所述栗属植物接穗与所述砧木进行微...
郭素娟任鹏王桂云孙小兵
基于饱和D-最优设计的‘燕山早丰’施肥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以8年生盛果初期的板栗主栽品种‘燕山早丰’为研究对象,采用N、P、K三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在河北省迁西县典型山地连续2年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N、P、K配合施用对板栗产量的影响。通过建立以N、P、K施肥量编码值为变量因子,产量为目标函数的三元二次数学模型,优化施肥量及N、P、K配比。结果表明:N、P2O5、K2O对板栗产量的影响极为显著,同时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N、P2O5、K2O对板栗产量影响的大小依次为N〉P2O2〉K2O。其中,对板栗产量影响最大是N,其次是P2O5,K2O影响相对较小;通过效应函数的频率分析寻优可知,目标产量超过1.62 kg/株、置信区间为95%时,N、P2O5、K2O优化施肥方案为:N 0.85~1.19 kg/株,P2O50.65~0.80 kg/株,K2O 0.53~0.64 kg/株。N、P2O5、K2O最佳施肥质量比为1∶0.55~0.94∶0.45~0.75。对边际产量方程分析显示,当施肥量分别为N 1.123 0 kg/株、P2O50.754 0 kg/株、K2O 0.612 0 kg/株时,板栗产量最高,此时的产量为1.75 kg/株,N、P2O5、K2O最佳施肥质量比为1∶0.67∶0.54。
刘正民郭素娟徐丞秦天天孙小兵
关键词:板栗饱和D-最优设计施肥
板栗成熟胚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优化被引量:4
2015年
研究了外植体消毒方法、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胚萌发和生长的影响。以迁西板栗主栽品种‘燕山早丰’成熟胚为试验材料,采用L9(34)试验设计对增殖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二次消毒处理可以有效抑制污染,污染率最低为16.67%。胚萌发和生长最佳基本培养基为WPM+6-BA 1.0mg·L-1,萌发率最高达到95.00%,胚萌发苗最高为59.65mm。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mg·L-1+IBA 0.1mg·L-1。芽诱导率最高为92.50%。最适增殖培养基为GD+ZT 2.0mg·L-1+NAA 0.1mg·L-1,增殖系数最大为3.91。
郭素娟孙小兵秦天天刘正民
关键词:种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