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艳凤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M-VAR模型的税收结构与R&D投入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本文分析了我国税制特征和税收结构对R&D投入的影响,认为R&D投入与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正相关,与营业税正相关不显著,与企业所得税、关税负相关。脉冲响应结果显示增值税、消费税对R&D投入有长期持续的正影响,R&D投入的税收收入弹性显示1992-1997年我国的R&D投入弹性小于1,从1997-2010年以来R&D投入弹性普遍大于1,长期来看R&D投入的税收弹性在1附近波动;所研究的各税种之间存在来自彼此的冲击,增值税与消费税存在逐渐递增的效应,营业税与个人所得税存在长期稳定而显著的正效应。
- 姜艳凤姜艳芳
- 关键词:R&D投入税制改革
- 增值税扩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吗?——基于随机前沿回归的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建设创新性经济需要提高生产效率,而税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以中国营改增为契机,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并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首先研究营改增前后增值税比重与全要素生产率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对1994-2011年和2012-2015年中国29个省份营改增前后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营改增前增值税比重的提高能够改善技术效率,但是不利于技术进步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高。营改增扩围后增值税比重的提高能够改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效率,但是不能改善规模效率。本文的实证结果论证了全面营改增的合理性,建议进一步简化增值税税率、提高研发的税前扣除范围和比例,增强增值税对创新的税收激励。
- 姜艳凤姜艳凤
- 关键词:生产效率随机前沿分析增值税
-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的增值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兼评我国增值税制度的完善被引量:3
- 2016年
- 笔者采用Kumbhakar等(2000)的方法,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效率和规模效率,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并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根据1994年~2011年中国29个省份的数据,分析增值税比重与全要素生产率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增值税比重的提高能够改善技术效率,但是不利于技术进步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高。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及当前增值税扩围政策的实施效果,建议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制度时,政策制定应该重视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例如扩大增值税对技术研发的抵扣范围,发挥增值税对专业化分工的调节作用等。
- 姜艳凤姜艳芳
-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随机前沿分析
- 地区收入水平、劳动有效税率与人力资本供给的关系被引量:2
- 2019年
- 本文运用国际通行方法评估中国省际的劳动平均有效税率及人力资本水平,运用省际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分析1998—2016年地区发展水平和劳动有效税率对人力资本的影响及其内在逻辑,并进一步分析地区发展水平、劳动有效税率与人力资本的关系在各省份之间的差异。研究发现,地区发展水平与人力资本积累正相关,在中国现行税制下,对劳动所得征税会导致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但是影响在区域之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与劳动有效税率显著正相关,与地区人均收入相关关系不显著;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与人均收入和劳动有效税率均显著正相关。最后对实证结论进行解释,并提出增进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建议。
- 姜艳凤洪文娇徐吟川
- 关键词:人力资本
- 我国省际劳动、资本、消费有效税率的估算与比较被引量:4
- 2015年
- 国际上衡量实际税收负担的一般方法为平均有效税率,采用这一国际通行方法,核算了1998-2012年我国各省级劳动、资本收入以及消费支出的平均有效税率,以反映这三种要素的真实负担情况,并将它与世界其它国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劳动收入有效税率则呈上升态势,资本有效税率呈先下降再上升趋势,消费有效税率呈现不规则上升趋势;资本收入有效税率大大高于劳动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有效税率;各省劳动和消费的有效税率还处于世界平均偏下水平,而资本有效税率处于世界平均偏上水平;地区比较来看,东部地区的劳动、资本、消费有效税率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低。表明西部地区的税负水平偏高,应该探索能够降低西部地区税负的有效途径,均衡地区之间的税收负担。
- 姜艳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