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雪梅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伊犁马
  • 2篇月龄
  • 1篇碘醚柳胺
  • 1篇需要量
  • 1篇适宜需要量
  • 1篇驱虫
  • 1篇驱虫效果
  • 1篇维生素
  • 1篇维生素B1
  • 1篇维生素B2
  • 1篇马驹
  • 1篇EPG

机构

  • 2篇新疆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李晓斌
  • 2篇杨开伦
  • 2篇邓海峰
  • 2篇马军
  • 2篇唐雪梅
  • 1篇臧长江
  • 1篇刘振

传媒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6月龄伊犁马对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适宜需要量的研究
2017年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摄入水平维生素B_1(vitamin B_1,VB_1)、维生素B_2(vitamin B_2,VB_2)对6月龄伊犁马血浆VB_1含量、红细胞转酮酶活性(erythrocytetransketolase activity,E-TKA)、TPP效应及尿液VB_1排出量和血浆VB_2含量、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erythrocyte glutathione reductase activity coefficient,E-GRAC)及尿液VB_2排出量的影响,得到6月龄伊犁马对VB_1、VB_2的适宜需要量。试验选取月龄相近(6月龄)、平均体重为(117.12±13.33)kg、健康状况良好的伊犁马公马25匹,随机分为5组,每组5匹,分别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各组马匹每天饲喂相同营养水平日粮,分别添加0、10、20、30、40mg的VB_1和0、7、14、21、28mg的VB_2,进行为期20d的饲养试验。结果发现,随着VB_1实际摄入水平的升高,伊犁马血浆VB_1含量显著升高(P<0.05),E-TKA显著提高(P<0.05),TPP效应极显著降低(P<0.01),尿液VB_1排出量显著增加(P<0.05);随着VB_2实际摄入水平的升高,伊犁马血浆VB_2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E-GRAC极显著降低(P<0.01),尿液VB_2排出量显著增加(P<0.05)。以血浆VB_1含量、E-TKA、TPP效应及尿液VB_1排出量和血浆VB_2含量、E-GRAC及尿液VB_2排出量作为评价指标,得到6月龄伊犁马对VB_1、VB_2的适宜需要量分别为33.32和18.73mg/(匹·d)。
何雪曼邓海峰臧长江李晓斌刘振马军甘建荣唐雪梅杨开伦
关键词:伊犁马维生素B1维生素B2需要量
碘醚柳胺对6月龄伊犁马驹驱虫效果的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试验旨在研究碘醚柳胺对6月龄伊犁马驹驱虫的效果。选取体重(117.60±15.84)kg、出生日期相近、在同一放牧草场放牧的6月龄伊犁马公马驹10匹,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匹。两组马驹饲喂相同营养水平的粗饲料和精料补充料。试验组马匹用碘醚柳胺混悬液驱虫剂驱虫,对照组不进行驱虫。驱虫后,进行为期18d的饲养试验,统计各组马驹粪便中虫卵排出的种类及数量并计算驱虫效果。结果表明,6月龄马驹粪便中共鉴别出9种虫卵,包括马副蛔虫、毛圆线虫、盅口线虫、细颈三齿线虫、埃及腹盘吸虫、韦氏类圆线虫、安氏网尾线虫、马蛲虫、侏儒副裸头绦虫;碘醚柳胺驱虫后第3天每克粪便的虫卵数(EPG)达到最高(13 500个/g);驱虫后第6天,马驹寄生虫感染率降为6.37%,虫卵减少率为90.59%,转阴率为93.63%;驱虫后第18天,感染率降为13.33%,虫卵减少率为71.91%,转阴率为86.67%。结果表明,新疆昭苏马场6月龄马驹肠道寄生虫感染的种类较多,碘醚柳胺的驱虫效果在用药后的前6d内最明显,用药后第18天药效减弱。
邓海峰李晓斌马军唐雪梅杨开伦
关键词:碘醚柳胺伊犁马EPG驱虫效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