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和源

作品数:14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6篇盆地
  • 5篇地层
  • 5篇层序
  • 5篇层序地层
  • 4篇准噶尔盆地
  • 3篇地层学
  • 3篇盐岩
  • 3篇碳酸
  • 3篇碳酸盐
  • 3篇碳酸盐岩
  • 3篇凹陷
  • 3篇层序地层学
  • 2篇地质
  • 2篇旋回
  • 2篇砂砾
  • 2篇砂砾岩
  • 2篇砾岩
  • 2篇南堡凹陷
  • 2篇佳木河组
  • 2篇胶结

机构

  • 8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中国石油新疆...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石油
  • 3篇西安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冀东...
  • 2篇江苏建筑职业...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4篇吴和源
  • 3篇龚发雄
  • 2篇唐勇
  • 2篇郭荣涛
  • 2篇常秋生
  • 2篇李红英
  • 2篇王学勇
  • 2篇岳亮
  • 1篇卞保力
  • 1篇刘丽
  • 1篇曹剑
  • 1篇孙玮
  • 1篇郭丽娜
  • 1篇曹中宏
  • 1篇李娜
  • 1篇董月霞
  • 1篇文立坤
  • 1篇袁云峰
  • 1篇肖飞

传媒

  • 2篇石油学报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新疆地质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海洋地质前沿

年份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藻石和蓝藻石概念及分类归属的综述和修订被引量:2
2011年
在分析和总结前人对红藻石和蓝藻石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岩石薄片显微镜下观察实例,发现在以往碳酸盐岩颗粒分类中没有红藻石和蓝藻石的合适位置。鉴于红藻石重要的成因意义和造礁作用,有必要明确红藻石的概念和归属。珊瑚藻本身极易钙化,经生物矿化作用最终保存下来的珊瑚藻屑一直放在生物碎屑中,而红藻石是由非固着的珊瑚藻构成的钙质独立结核,因此也可以被划分到生物碎屑中。蓝藻石作为蓝细菌钙化作用的产物,同时鉴于蓝藻石的广泛存在,把钙化蓝细菌形成的核形石命名为蓝藻石,这一重要概念从提出到现在一直被使用。然而蓝绿藻概念已变更为蓝细菌,蓝藻石的形成与藻类无关,显然将其称作蓝菌石更加确切。因此,应将红藻石和蓝藻石分别归为生物碎屑和核形石当中,并用新的术语蓝菌石替代蓝藻石。其意义在于使红藻石和蓝藻石的概念及归属更为规范,并为碳酸盐岩颗粒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线索。
刘丽郭荣涛吴和源文立坤
关键词:碳酸盐岩珊瑚藻蓝细菌核形石
准层序欠完整性的研究进展综述
2011年
准层序概念是一个松散的描述性术语,在应用上也存在较大的不协调性,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和分析了四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修正建议:①用岩相序列代替准层序拓宽研究对象;②在地层接触面特征明确时用其它现存术语进行描述;③将环潮坪型碳酸盐准层序扩展到所有米级旋回,不局限于海泛面所限定的地层单元;④使用泛型术语进行总括性松散描述,摆脱特殊地层格架和沉积环境的约束。关于这种复杂地质现象的准确描述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郭荣涛郭丽娜吴和源
关键词:准层序层序格架层序地层
层序地层学中海侵-海退的重新解释及地质意义
2014年
海平面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海侵和海退,它们是地球地质历史发展中最基本的现象和过程,也是层序地层学的主要构建机制,研究者以此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及其模式,进行层序地层的成因单元配置和模式划分。随着研究的深入,已识别出两种海侵(正常海侵,快速海侵)和3种海退(高水位正常海退,低水位正常海退,强迫型海退),本文着重论述其在层序地层学中的定义及解释,并探讨其主要的沉积特点。
岳亮吴和源李红英
关键词:海侵海退层序地层学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及进展:模式多样化被引量:13
2011年
1977年至1988年,层序地层学从诞生逐渐走向成熟,并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概念体系和工作方法,这段特殊时期被称为层序地层学的Exxon时代。之后,将最大海泛面作为层序界面的R-T层序模式则代表了后Exxon时代模式多样化的开始。随后,对Exxon层序地层学概念体系不协调的认识则代表了由模式多样化所表征的后Exxon时代,与此几乎同时出现的T-R层序及淹没不整合型层序等模式意味着层序地层学"百家争鸣"的新景象。阐释各种层序地层学模式出现的原因,追索这些模式对解决问题的针对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在地层框架内划分和对比沉积岩"的层序地层学,并且为分析复杂的地层记录提供更多的思考途径。
吴和源
关键词:层序地层学
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佳木河组沸石类胶结砂砾岩储集层成因机理被引量:16
2017年
沸石类胶结砂砾岩储集层成因机理不明是当前中拐凸起二叠系佳木河组油气勘探面临的关键问题,以岩心观察为基础,显微镜下分析为辅助,结合电子探针等微区地化测试方法,基于沉积相与成岩作用分析,建立沉积环境、成岩环境与储集层成因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佳木河组砂砾岩储集层成因机理。佳木河组砂砾岩表现为低孔低渗的致密型储集物性特点,其成因可归纳为4点:(1)特殊冲积扇沉积环境布控,是多类型岩相形成的基础;(2)短暂开放性碱性成岩环境诱导,为早期广泛沸石类胶结提供形成环境;(3)快速多次酸性-碱性成岩环境交替,是次生孔隙形成的关键;(4)长期封闭型碱性成岩环境主导,是储集层致密化的重要原因。以洪冲积扇扇缘—扇中亚相为主的佳木河组,6种沉积微相与多种成岩作用共同响应,形成4种沸石类胶结砂砾岩岩相,粗粒径-中等压实-中强胶结-溶蚀成岩相在冲积扇扇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控制下形成区域范围最为有利的储集层类型,将是后续油气勘探的重点关注目标。
吴和源唐勇常秋生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佳木河组沸石胶结作用砂砾岩储集层
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二叠系佳木河组砂砾岩沸石胶结特征及其成岩机制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佳木河组砂砾岩发育广泛的沸石胶结作用。沸石矿物的胶结特征以及胶结成岩机制分析对储层成因机理探索至关重要。以岩心观察为基础,微观镜下分析为辅助,结合电子探针等微区地化测试方法,对中拐凸起佳木河组沸石胶结型砂砾岩岩石物性、沸石胶结、溶蚀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成岩作用分析,建立起成岩环境以及沸石胶结成因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佳木河组砂砾岩沸石类胶结作用类型主要有方沸石、浊沸石和片沸石,不同类型沸石胶结不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常形成多期、多类型沸石共同胶结,这与不同阶段成岩环境关系密不可分,是早期短暂开放性碱性成岩环境为基础、中期酸碱成岩环境交替为辅助、后期长期封闭型碱性成岩环境为主导的综合响应结果。
吴和源吴和源唐勇孙玮王学勇
关键词:沸石胶结作用准噶尔盆地佳木河组
朝向层序地层学标准化:层序地层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科学命题被引量:12
2017年
层序地层学后Exxon时代,层序模式的多样化代表了科学家们对复杂地层记录及其响应机制的深入认识,在赋予各种层序地层模式较强针对性的同时,也引起了许多概念体系的不协调。因此,以寻求概念术语一致性为目的的层序地层学标准化,就成为当今层序地层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科学命题。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历程中,正常海退与强迫型海退的识别与区分为层序形成过程的系统描述奠定了重要基础,由于这些过程可以独立于层序地层模式,所以成为迈向标准化成功的第一步;河流相层序模式中非常规体系域概念的引入,即低和高可容纳空间体系域,同样因其独立于层序模式存在的特性,代表了层序地层学标准化又一次成功的尝试。鉴于地层堆积作用过程的旋回性和复杂性,以及地层记录的非渐变性和不完整性,追逐层序地层模式多样性所表征的变化性,以及蕴含着变化性的标准化本质,将为层序地层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考线索和途径。
吴和源
关键词:层序地层学体系域
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区二叠系乌尔禾组成藏条件研究
吴和源卞保力王学勇
华北克拉通北缘寒武系层序地层划分被引量:4
2018年
华北克拉通北缘寒武系碳酸盐岩作为区域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其沉积环境演化和层序地层格架的研究对区域地层及有利储层定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为华北地区寒武系油气勘探提供线索。以大量露头剖面实测分析为基础,结合典型井录井、测井、微观显微镜下分析以及地化测试等数据资料,在年代地层框架下进行旋回性地层分析研究,对华北克拉通北缘寒武系岩性、岩相以及地层叠置样式进行详细剖析,研究沉积趋势变化,总结寒武系层序地层划分样式。研究认为:在全球海平面变化控制下,华北地区自府君山组开始,发育广泛的由南向北的持续海侵,在陆源碎屑供给以及碳酸盐岩加积作用的相互制约下,华北地区表现为碳酸盐台地的形成—发展—镶边过程;以张夏组为界,中—下寒武统表现为缓坡—陆棚的沉积环境,上寒武统为具镶边的台地沉积背景;在不同层位不同层序边界类型(Ⅰ型、Ⅱ型、Ⅲ型)的分隔作用下,将华北克拉通北缘寒武系划分为7个可区域性对比的三级层序,各三级层序高水位体系域多表现厚层清水碳酸盐岩沉积的特点,且受不同程度白云石化作用,成为区域寒武系重要的有利油气储集层。
吴和源吴和源汪建国王培玺龚发雄龚发雄
关键词:寒武系碳酸盐岩层序地层旋回地层
海侵-海退的重新解释及其地质学意义研究
2014年
海平面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海侵和海退,它们是地球地质历史发展中最基本的现象和过程,也是层序地层学的主要构建机制。识别出2种海侵模式(正常海侵和快速海侵)和3种海退模式(高水位正常海退、低水位正常海退和强迫型海退),着重论述了2种海侵模式和3种海退模式在层序地层学中的定义及解释,并探讨了其地质学意义。快速海侵的普遍性及其典型的沉积特征对区域性地层对比和沉积环境突变解释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正常海退和强迫型海退的辨别,改革了传统的层序地层模式,由三分变为四分,变得更加完善和科学;高水位正常海退和低水位正常海退的区分细化了地层沉积叠置样式的分类,强调了对沉积过程的讨论;海侵-海退过程的深入理解促使层序地层学朝成熟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岳亮吴和源李红英
关键词:海侵海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