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镇痛
  • 3篇再灌注
  • 3篇缺血
  • 3篇缺血再灌注
  • 3篇细胞
  • 3篇脊髓
  • 3篇灌注
  • 3篇大鼠脊髓
  • 2篇凋亡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神经阻滞
  • 2篇七氟烷
  • 2篇细胞凋亡
  • 2篇麻醉
  • 2篇灌注损伤
  • 2篇氟烷
  • 2篇腹腔
  • 2篇超声
  • 2篇超声引导
  • 1篇心血管

机构

  • 6篇济宁医学院
  • 4篇潍坊医学院
  • 4篇潍坊医学院附...
  • 1篇济宁市中区人...

作者

  • 9篇刘群
  • 5篇黄科昌
  • 4篇张成栋
  • 2篇彭佳宜
  • 2篇李彦东
  • 1篇贾志
  • 1篇朱永宁
  • 1篇刘海艳
  • 1篇张化斌
  • 1篇刘洋

传媒

  • 3篇潍坊医学院学...
  • 3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山东省第十七...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下连续隐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下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超前镇痛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0
2021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隐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下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10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隐神经阻滞组+全身麻醉)、B组(股神经阻滞组+全身麻醉)和C组(单纯全身麻醉组),每组40例。比较三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S躁动量表和Ramsay镇静量表评分、术后恢复及镇痛情况。结果A、B组术后6、12、24、48 h VAS静态评分和动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6、12、24、48 h膝关节活动度大于B组和C组[(74.8±8.1)°比(68.4±8.2)°和(63.2±7.0)°、(77.4±10.9)°比(73.0±10.0)°和(68.6±8.3)°、(82.6±10.4)°比(77.4±9.6)°和(73.2±8.3)°、(91.8±6.1)°比(86.8±6.6)°和(82.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6、12、24、48 h RS躁动量表评分和Ramsay镇静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首次下床时间短于B组[(20.9±3.0)h比(27.4±3.5)h],行走距离长于B组[(7.1±1.6)m比(5.2±1.3)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隐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单侧TAK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可促进定向力及膝关节活动恢复。
张成栋刘群江海滨李彦东
关键词:膝关节神经传导阻滞隐神经超声引导
近日节律对小鼠腹腔注射七氟烷镇痛作用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近日节律对小鼠腹腔注射七氟烷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6组(n=10),实验时间8.00—8.00’分为6个时段;分别于8:00~12:00。12:00。16:00,16:00~20:00,20.OO一24:00,24:00—4:00,4:00—8:00进彳于实验√jj鼠腹腔注射七氟炕,用热辐射甩尾实验观察小鼠给药后热辐射从照射开始到甩尾反应的潜伏期(TFL)作为痛闽的变化,测定并计算各时间段七氟炕的镇痛作用时问。结果在各个时间段,小鼠腹腔注射七氟烷能延长TFL(P〈0.05),12:00。16.00时段TFL最长,20:00~24:00时段TFL最短。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小鼠腹腔注射七氟烷可产生镇痛作用,近日节律对小鼠腹腔注射七氟烷镇痛作用时间有明显影响。表现为12:00~16;ooj时段七氟烷镇痛作用时间最长,20:00~24:00时段七氟烷镇痛作用时间最短。
刘群黄科昌张化斌彭佳宜张成栋
关键词:近日节律七氟烷镇痛腹腔注射
分娩镇痛对初产妇盆底肌功能、盆底肌状态和疼痛的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对初产妇经阴分娩产后盆底肌肉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3—8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40例经阴分娩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分娩意愿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和观察组(采用无痛分娩),每组70例。比较两组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程度、产后6周时盆底肌功能评分和盆底肌状态及产后3个月时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分和产后主述症状。结果观察组胃窦排空即刻、饮用碳水化合物后(5、30、60、120 min)、宫口全开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周时观察组盆底肌最大肌电压、盆底肌持续收缩60 s平均肌电压高于对照组[(20.97±2.64)μV比(17.31±2.48)μV、(17.33±3.01)μV比(13.42±2.77)μV],膀胱颈移动度、静息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低于对照组[(27.15±3.55)mm比(31.05±4.75)mm、(9.97±2.12)cm2比(11.57±2.84)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周时观察组静态前阶段评分、静态后阶段评分、Ⅰ型肌纤维、Ⅱ型肌纤维、总分均高于对照组[(67.21±12.54)分比(54.17±10.84)分、(69.12±14.11)分比(56.47±11.24)分、(63.54±11.45)分比(50.97±10.74)分、(57.15±8.15)分比(49.76±6.44)分、(64.25±12.14)分比(57.84±2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个月时观察组FSFI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主述出现漏尿、发热、褥汗比例均低于对照组[22.86%(16/70)比40.00%(28/70)、15.71%(11/70)比30.00%(21/70)、30.00%(21/70)比47.14%(3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4.05、4.34,P<0.05)。结论分娩镇痛在初产妇的经阴分娩中能有效缩短产程,减轻分娩疼痛,对盆底肌肉功能有保护作用。
贾志李丽刘海艳王黎明刘群曹净净朱永宁
关键词:分娩镇痛产科产褥期疾病
右美托咪定对左旋布比卡因颈丛神经阻滞心血管效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左旋布比卡因颈丛神经阻滞后心血管效应的影响。方法50例择期 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n=25)。对照组(C组):颈丛神经阻滞液为2%利多卡因10ml+0.5%左旋布比卡因20ml,加入1ml生理盐水。观察组(D组);局麻药中加入1ml右美托咪定100μg。如观察并记录阻滞前5min(T0)、阻滞后15min(T1)、手术切皮(T2)、术中分离甲状腺(T3)及手术结束时(T4)患者SBP,DBP,HR,术中NRS镇痛评分、Ramasy镇静评分。结果D组患者T1,T2,T3的SBP,DBP和HR明显低于C组(P〈0.05);组患者T1,T2,T3时的血压和心率较麻醉前(T0)均增高〈P〈0.05),D组指标则相对平稳(P〉0。05);D组患者在麻醉期间NRS镇痛评分币口Ramasy镇静评分优于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增强左旋布比卡因的麻醉效力。有效地稳定颈丛神经阻滞后心血管效应。
彭佳宜黄科昌刘群张成栋
关键词:左旋布比卡因颈丛心血管效应
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8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脊髓组织及血浆TNF-o和IL-8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er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Dex处理组。Zivin改进法制作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Dex组于夹闭腹主动脉前30min输注Dex 5μg/(kg·h)至再灌注后30min。同期内Sham组与I/R组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再灌注后6h,12h和24h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Lowry法分别测TNF-α和IL-8含量。结果①I/R组脊髓组织中TNF-α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各时间点明显高于Dex组(P<0.05)。缺血再灌注24h后血浆TNF-α含量I/R组和Dex组均有增加,但后者明显低于I//R组(P<0.05)。②各时间点脊髓组织I/R组IL-8含量较Sham组明显升高(P<0.05),Dex组于再灌注12h和24h略高于Sham组,但明显低于I/R组(P<0.05)。再灌注12h和24h I//R组血浆IL-8含量明显高于Sham组(P<0.05),而Dex组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I//R组(P<0.05)。结论 Dex能够抑制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组织及血浆TNF-α和IL-8的表达,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张成栋黄科昌刘群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脊髓
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Wister大鼠48只,体重200~26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右美托咪定预防性用药组(DPro组)和右美托咪定后处理组(DPost组).采用Zivin改进法制作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DPro组于夹闭腹主动脉前1 h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5 μg·kg^-1·h^-1DPost组于再灌注即刻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5 μg·kg^-1·h^-1 h,Sham组与I∕R组则分别给予同等容量生理盐水.于再灌注4、12和24 h时进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于再灌注24 h时处死大鼠,取脊髓组织,观察病理学结果,采用免疫组化法确定Bcl-2和Bax阳性细胞率,流式细胞术确定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Sham组比较,I∕R组再灌注4-12 h时后肢运动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脊髓细胞凋亡率、Bcl-2和Bax阳性细胞率升高,DPro组和DPost组再灌注4 h时后肢运动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脊髓细胞凋亡率、Bcl-2和Bax阳性细胞率升高(P〈0.05或0.01);与I∕R组比较,DPro组和DPost组后肢运动神经功能评分升高,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率降低,Bcl-2阳性细胞率升高,Bcl-2阳性细胞率降低(P〈0.05或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减轻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与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张成栋曹净净刘群黄科昌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再灌注损伤脊髓细胞凋亡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和后处理对脊髓缺血再灌注大鼠脊髓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右美托咪定(DEX)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I)后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及脊髓组织凋亡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探讨右美托咪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
张成栋黄科昌刘群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肾癌根治术的镇痛效果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肾癌根治术中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肾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中不同麻醉方法将患者分为竖脊肌平面阻滞组与胸椎旁神经阻滞组,每组各6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镇痛效果、舒适度、血流动力学参数、应激反应、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药物输注总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 h(T_(1))、4 h(T_(2))、12 h(T_(3))、1 d(T_(4))、2 d(T_(5))时,竖脊肌平面阻滞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胸椎旁神经阻滞组(均P<0.05),舒适度评分法(BCS)评分均高于胸椎旁神经阻滞组(均P<0.05),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胸椎旁神经阻滞组(均P<0.05)。术后30 min、拔管时,竖脊肌平面阻滞组患者的血清皮质醇(Cor)、血糖(Glu)、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胸椎旁神经阻滞组(均P<0.05),血清Apelin-13水平均高于胸椎旁神经阻滞组(均P<0.05)。竖脊肌平面阻滞组0~24 h的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药物输注总量均少于胸椎旁神经阻滞组(均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33%(14/60)]低于胸椎旁神经阻滞组[45.00%(27/60)](χ^(2)=6.261,P<0.05)。结论肾癌根治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的镇痛效果较胸椎旁神经阻滞好。
刘群曹净净魏国张成栋
关键词:肾肿瘤胸椎旁神经阻滞镇痛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对患者麻醉效果及应激指标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时使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对患者麻醉效果及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4—8月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丙泊酚及罗库溴铵诱导麻醉,麻醉维持过程中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脉输注;观察组行同样的诱导麻醉,随后采用2%的七氟烷吸入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不同时点应激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0.5、1、2 h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分和拔管即刻、术后1 h、术后2 h警觉-镇静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9.22±1.67)min比(15.94±1.44)min、(10.34±1.46)min比(17.11±1.3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插管后10 min、手术完成时收缩压、舒张压、肾上腺素、皮质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缩短患者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减少患者术中的应激反应。
刘群张成栋刘洋李彦东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七氟烷瑞芬太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