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宇
- 作品数:3 被引量:58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李约瑟难题的王亚南解——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贡献被引量:3
- 2012年
- 作为李约瑟难题,有其深刻的经济学引申内容,从经济学角度对其解答是完全必要的。不少的经济学解答有很大的局限性,而王亚南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框架,根据当时中国的特殊国情,很好地解答了这一难题,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作出了贡献。
- 蒋南平李博邹宇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李约瑟难题
- 人工智能的人力资本替代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关键问题被引量:1
- 2021年
- 中央提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意见,其意义十分重大,但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仍然面临人力资本供给不足的主要难题。利用当代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新科技,实现人工智能对匮乏的人力资本的弥补性替代,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取得成功的重要契机。理论与实践表明,人工智能替代匮乏的人力资本,能够弥补西部人力资本的不足。人工智能对人力资本的替代,是全面的替代、高效的替代、深刻的替代、普遍的替代。当前我们应当尽快强化对人工智能替代人力资本快速性及高效性的认识,尽快做好人工智能替代人力资本的各种规划,优先考虑西部地区人工智能对人力资本替代的战略实施。
- 邹宇张誉龄
-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力资本西部大开发
- 人工智能与中国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引量:54
- 2018年
- 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发展迅猛,形成对中国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巨大压力,特别是失业结构中的技能技术性失业难以控制。人工智能印证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局部工人与总体工人"理论的正确性,更完整地阐释了"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现实,"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加"理论;印证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的真理性,马克思"机器排挤工人"理论的历史与现实性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趋势。以经济增长为核心解决失业问题的理论对人工智能背景下解决中国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很大局限性。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就业理论,做好人工智能在当代中国各行业运用状况的管理及其对三大产业劳动力供给影响的预测,制定人工智能发展和运用的战略规划。由国家引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及在三大产业中的优化配置,培养人工智能方面的高素质人才。用人工智能带来的高效率反哺被其淘汰的劳动者,是解决中国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条可行路径。
- 蒋南平邹宇
- 关键词:人工智能中国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