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数据集
  • 2篇土壤
  • 2篇径流
  • 2篇黄土高塬
  • 2篇黄土高塬沟壑...
  • 2篇高塬沟壑区
  • 2篇沟壑
  • 1篇土壤含水率
  • 1篇土壤侵蚀
  • 1篇泥沙
  • 1篇径流量
  • 1篇径流泥沙
  • 1篇沟道
  • 1篇沟道治理
  • 1篇含水率
  • 1篇洪水
  • 1篇暴雨
  • 1篇暴雨洪水
  • 1篇川流

机构

  • 4篇水利部黄河水...
  • 2篇中国科学院西...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袁静
  • 2篇郜文旺
  • 1篇张富
  • 1篇许小梅
  • 1篇郭锐
  • 1篇刘斌
  • 1篇赵嘉莹
  • 1篇郭嘉
  • 1篇常瑞丽

传媒

  • 2篇中国科学数据...
  • 1篇人民黄河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南小河沟流域侵蚀沟道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探索高塬沟壑区侵蚀沟道特征与治理措施布局之间的数量关系,采用地貌几何定量数学模型和沟道形态特征分析方法,对南小河沟流域沟道级别、沟道形态特征(开析度、地面割裂度和主支沟系数)及其适宜的治沟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小河沟沟道可分为3级,主支沟状况可分为支沟型和主沟型两种,沟道开析度可分为半开析型、开析型、深切型3种,割裂度有强、中、弱3种,流域内实际存在9种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组合类型。Ⅰ级沟道是治沟措施布设的重点区域,Ⅱ级沟道仅有谷坊分布,Ⅲ级沟道仅有治沟骨干坝分布。
赵嘉莹张富郭嘉郜文旺郭锐袁静
关键词:沟道治理
庆阳市董志塬区“20210818”暴雨洪水及损毁调查被引量:1
2022年
2021年8月18—19日,庆阳市普降中到大雨,全市平均降雨量36.6 mm,董志塬周边地区受灾严重。暴雨发生后,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组织人员,运用传统和现代技术手段对马莲河流域进行了水土保持实地调查,结果表明:①裸地径流小区坡面中,细沟总侵蚀量与坡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函数关系(R2=0.71);②梯田损毁主要发生在无边梗梯田中,生产道路损毁主要是土质路面和排水不畅的柏油路面,在地势低洼处形成陷穴,逐渐冲毁路基;③在有林草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区域基本没有发生侵蚀,水土保持措施在防治土壤流失方面仍发挥着重要作用;④通过对比分析治理流域与非治理流域,在本次暴雨中,杨家沟(治理流域)与董庄沟(非治理流域)相比,前者的径流模数、侵蚀模数分别减少了62.12%和80.03%。研究此次暴雨洪水特征,分析此次暴雨条件下侵蚀特征及水土保持措施水毁原因,评价区域水土保持措施作用与成效,可为今后的灾害预警和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
张宝琦刘斌刘展金天龙章宝宁郝玉东仓周措毛许小梅袁静刘晓文
关键词:暴雨土壤侵蚀
1954-2018年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径流场数据集
2021年
南小河沟流域是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开展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规律观测和水土保持试验研究的典型小流域。从1954年开始先后在南小河沟流域的塬面、坡面、沟道分别布设径流场,对高塬沟壑区典型小流域径流泥沙来源及水土保持单项治理措施效益进行定量观测与研究。本数据为1954-2018年南小河沟流域154个径流场观测数据集,观测要素包括降水量、径流量、泥沙量、土壤含水率。可为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规律研究、土壤侵蚀预测模型构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提供科学、可靠和长期连续的观测数据。
邱子恒闵惠娟李红星袁静常瑞丽张耀南
关键词:黄土高塬沟壑区径流泥沙土壤含水率
1976-2018年黄土高塬沟壑区砚瓦川流域径流泥沙观测数据集被引量:2
2021年
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以下简称“西峰站”)1975年在庆阳市宁县砚瓦川流域布设径流泥沙观测站,开展中尺度流域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的长期定位观测。本数据集为该站1976–2018年径流泥沙观测数据,试验观测断面为大型抛物线型量水堰,观测方式为人工观测。数据集主要包括砚瓦川流域逐日流量数据、逐日平均含沙量数据、逐日平均输沙率数据、洪水水文要素摘录数据、逐次洪水测验成果数据。经整理、校核、复校和审核,形成径流泥沙整编数据。本数据集的建立为探索较大尺度流域的水土流失规律和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沙效益提供了基础资料,同时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土流失模型体系建立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袁静郜文旺李红星闵惠娟张耀南康建芳
关键词:黄土高塬沟壑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