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尼娜
-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囊藻毒素-LR和二甲苯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作用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研究二甲苯和微囊藻毒素-LR(MC-LR)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作用。方法将斑马鱼胚胎分为对照(培养液)组和MC-LR单独染毒(25~1 000μg/L)组及二甲苯单独染毒(2.5~40 mg/L)组以及MC-LR(25~400μg/L)+二甲苯(2.5~40 mg/L)联合染毒组,每组36个。测定斑马鱼胚胎的死亡情况、孵化情况以及畸形情况,并测定斑马鱼幼鱼平均速度。结果当MC-LR和二甲苯的浓度分别达到100μg/L和5 mg/L时,会对胚胎造成致死作用。随着二甲苯和(或)MC-LR染毒浓度的升高,斑马鱼胚胎的孵化率呈下降趋势,死亡率和畸形率均呈升高趋势,而幼鱼的运动速度减慢。结论二甲苯和MC-LR对斑马鱼胚胎具有致死、致畸作用,并影响斑马鱼的发育。
- 黄树辉马建腾章尼娜任湘鹏
- 关键词:斑马鱼二甲苯微囊藻毒素-LR胚胎发育
- 微囊藻毒素对鱼类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1年
- 微囊藻毒素是由蓝藻产生的一类藻毒素。含一定浓度微囊藻毒素的水体可引起水生动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鱼类。该文通过综述微囊藻毒素对鱼类胚胎孵化和发育的影响、对鱼类行为和生长的影响、在鱼类组织中的积累、对鱼类组织器官的影响,总结微囊藻毒素对鱼类的毒性效应。微囊藻毒素主要在鱼类肝脏中积累,还可在消化道和肌肉等组织中积累。在饥饿状态下,鱼类更容易富集微囊藻毒素。微囊藻毒素能干扰鱼类胚胎发育,延迟出膜时间,降低孵化率,增加畸形率,而且还具有剂量依赖效应。
- 章尼娜黄树辉艾为明
-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