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珂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油粒子体积对扩散的影响及油膜粒子化改进被引量:9
- 2011年
- 在应用油粒子法模拟溢油运动时,特征油粒子在体积和油膜粒子化方法上可以有多种选择。文章就不同特征体积的油粒子对溢油面积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溢油量相同时,特征油粒子的体积每减小一倍,溢油扩散面积增加14%~25%,减小10倍时,达到31%~43%。针对溢油扩散面积计算不足的情况,已有学者提出用"两阶段"法进行改进,但"两阶段"法在油膜粒子化时采用的是平均分布,而此时的油膜应为正态分布,即中间厚,向四周逐渐减少。因此,文章应用正态分布法对油膜粒子化进行改进,得到自己的油膜粒子化方法。结果显示,两方法在计算溢油面积时并无太大的差别,但在油膜厚度计算方面,文章方法更接近实际情况。
- 杨红王珂胡松林军韩众解满俊
- 关键词:溢油紊动扩散
- 深海短波单胞菌及其在诱导厚壳贻贝附着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深海短波单胞菌及其在诱导厚壳贻贝附着中的应用,属于海洋微生物技术领域。该深海短波单胞菌命名为深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sp.c7200a,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
- 方家松魏玉利王珂曹军伟杨金龙彭莉华梁箫
- 花鸟岛贻贝养殖区六氯环己烷、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和多氯联苯的赋存及健康风险评价
- 2024年
- 为了探究长江口花鸟岛贻贝养殖区不同介质(水体、土壤与贻贝)中传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浓度、组成、介质间分布特征,使用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MS)对水体、土壤和贻贝样品中的六氯环己烷(HCHs)、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DTs)和多氯联苯(PCBs)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研究表明:传统POPs在样品中广泛检出,HCHs、DDTs和PCBs在贻贝中含量分别为10.8~49.1、169~900和10.4~34.4 ng/g(脂重),在水体中为0.22~1.76、0.07~0.29 ng/L和9.45~51.8 pg/L,在土壤中为0.18~10.40、2.62~69.60和0.40~0.69 ng/g(干质量)。DDTs是贻贝中主要的污染化合物。养殖区水体和土壤中目标化合物组成反映其受到污染排放残留影响,贻贝中PCBs和DDTs降解产物占主导地位,符合生物积累特征。土壤中HCHs、DDTs和PCBs存在很多显著正相关,贻贝同样,这反映了污染物可能存在相似的来源,在主成分分析中可以看出贻贝组织与非生物介质间的关系。健康风险评价表明,人群摄食长江口贻贝几乎不会引起接触风险和致癌风险。本研究可为了解贻贝养殖区传统POPs在介质中的归趋及人群食用贻贝提供依据。
- 王佳旻徐良王珂林田
- 关键词:六氯环己烷贻贝赋存健康风险评价
- 深海嗜盐单胞菌及其在诱导厚壳贻贝附着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深海嗜盐单胞菌及其在诱导厚壳贻贝附着中的应用,属于海洋微生物技术领域。该深海嗜盐单胞菌命名为深海嗜盐单胞菌Halomonassp.c7200b,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
- 魏玉利方家松王珂曹军伟程玉兰杨金龙梁箫
- 文献传递
- 深海短波单胞菌及其在诱导厚壳贻贝附着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深海短波单胞菌及其在诱导厚壳贻贝附着中的应用,属于海洋微生物技术领域。该深海短波单胞菌命名为深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sp.c7200a,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
- 方家松魏玉利王珂曹军伟杨金龙彭莉华梁箫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