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土壤
  • 2篇酶活性
  • 2篇ED50
  • 1篇动力学参数
  • 1篇抑制率
  • 1篇异辛酯
  • 1篇有机碳
  • 1篇增塑
  • 1篇增塑剂
  • 1篇土壤酶
  • 1篇土壤酶活
  • 1篇土壤酶活性
  • 1篇土壤脲酶
  • 1篇土壤脲酶活性
  • 1篇棕壤
  • 1篇总有机碳
  • 1篇脲酶
  • 1篇脲酶活性
  • 1篇辛酯
  • 1篇邻苯二甲酸二...

机构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王玉蓉
  • 2篇关连珠
  • 2篇刘静
  • 1篇崔东
  • 1篇张昀
  • 1篇颜丽
  • 1篇张广才
  • 1篇邸志针

传媒

  • 1篇土壤通报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农业科技与装...

年份

  • 3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增塑剂DEHP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增塑剂DEHP的环境污染效应,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不同浓度DEHP对土壤中脲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DEHP对脲酶活性的影响主要以抑制作用为主,抑制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米氏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显示,脲酶活性对DEHP的污染不敏感,不能作为DEHP污染土壤的生态毒理学指标。
王玉蓉崔东刘静邸志针
关键词:DEHP脲酶活性ED50土壤动力学参数
不同利用方式对棕壤有机碳垂直分布的影响
2012年
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林地、园地、耕地3种利用方式对典型棕壤总有机碳(TOC)、颗粒有机碳(POC)及重组有机碳(HFOC)在0~20 cm、20~40 cm、40~60 cm 3层次中垂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林地相比,园地和耕地各层次的TOC含量和储量均显著下降;其分布份额和分布比则为园地中、下层略向上层转移,耕地则明显向中、下层转移。3种利用方式下POC的相对数量均随土层加深而递减,林地开垦为园地和耕地后,POC的相对数量仅在园地上、中层显著降低,分别减少6.67和1.70个百分点,而耕地则各层次均显著降低,其相对数量分别减少13.65、5.43和3.03个百分点;HFOC的相对数量随干预强度和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耕地和园地比林地分别高出:上层5.77和4.00个百分点、中层10.44和6.40个百分点、下层7.35和3.92个百分点,且差异均显著。因此,将林地棕壤开垦为园地或耕地后应注重有机物料的投入,以减缓因开垦对有机碳所造成的损失和不尽合理的分布状况。
刘静颜丽王玉蓉关连珠
关键词:棕壤总有机碳颗粒有机碳
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对土壤两种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50和100 mg kg-1DEHP处理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以激活作用为主,而500和1000 mg kg-1处理以抑制作用为主;各浓度DEHP处理均显著抑制了转化酶活性,且浓度越大抑制率越大。在整个试验培养期内,DEHP处理对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的最大和最小酶活性均出现在培养中期(16~22 d)。经米氏动力学方程拟合,过氧化氢酶活性的ED50值(生态剂量)为769~5000 mg kg-1,转化酶活性的ED50值(生态剂量)为217~2000 mg kg-1。相对而言,转化酶对DEHP污染比较敏感,可以作为DEHP污染土壤的生态毒理学指标之一。
王玉蓉张广才张昀关连珠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土壤酶活性抑制率ED50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