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王林涛

王林涛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篇时空变化分析
  • 1篇水管
  • 1篇透水
  • 1篇网络
  • 1篇网络汇聚
  • 1篇供水
  • 1篇供水管
  • 1篇供水管网
  • 1篇管径
  • 1篇管网
  • 1篇管网管径
  • 1篇ESDA
  • 1篇不透水
  • 1篇城市
  • 1篇城市供水
  • 1篇城市规划

机构

  • 2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篇王林涛
  • 1篇胡石元
  • 1篇唐旭
  • 1篇王平
  • 1篇耿红
  • 1篇罗怡丹

传媒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测绘地理信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ESDA的武汉市不透水面时空变化分析
2017年
本文以武汉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对其2005-2013年不透水面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采用精度较高的分层分类法,选取武汉市2005、2009、2013年遥感影像图,提取武汉市主城区的不透水面。利用ESDA方法,借助GIS软件与Geoda空间统计分析软件,对武汉市不透水面变化的总体与局部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从行政区划和环线结构两方面看,2005-2013年,武汉市主城区不透水面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在2009-2013年间,其增长主要集中在人口密度小、城市不透水面比率较低的二环外及汉阳区、洪山区等区域。(2)武汉市主城区内不透水面的增长不存在空间聚集性,汉阳区在三个时间段内均表现出了与周围区域的差异性,但并不显著,属于"高—低"类型区(H-L),武昌区则在阶段II和阶段III内表现出了不显著差异性,属于"低—高"类型区(L-H);其余行政区则显示无空间自相关性。
王林涛罗怡丹
关键词:ESDA
基于需求载荷均衡的城市供水管网管径诊断方法被引量:2
2019年
供水管网管径是影响城市供水效率的重要因素,管径梗阻评判是城市供水管网规划和改造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对此设计了一种以"供需平衡"为合理性评判标准的供水管网管径诊断方法:在建立供水管网有向图与用地拓扑关系基础上,通过对4类需求特征的宗地用水估算、载荷"垂向加和"与"径向汇总"的网络汇聚实现管段的理论用水需求的计算;通过对比实际管径与由流量、额定流速等参数关系推算的理论管径实现梗阻判断,考虑供水网络汇聚空间关系确定梗阻影响的供水空间范围。以2015年武汉市中心城区的供水管网为对象进行了方法的应用研究,对诊断出的梗阻管段进行关联用地的用水供需分析、影响范围与管段扩容改造的叠加分析,研究结果合理实用,克服了传统方法在主动性、预见性诊断方面的不足,为供水管网改造和多规合一的城市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唐旭王平胡石元耿红王林涛
关键词:城市规划供水管网网络汇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