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改改

作品数:14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盐城市医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精子
  • 4篇顶体
  • 4篇受精
  • 4篇体外
  • 4篇体外受精
  • 4篇精子顶体
  • 3篇妊娠
  • 3篇胚胎
  • 3篇胚胎移植
  • 3篇精子活动
  • 2篇顶体酶
  • 2篇支原体
  • 2篇脲支原体
  • 2篇解脲
  • 2篇解脲支原体
  • 2篇精氨酸
  • 2篇精子DNA碎...
  • 2篇精子DNA完...
  • 2篇精子顶体酶
  • 2篇精子活动率

机构

  • 10篇苏州市立医院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沈丽燕
  • 14篇程洪波
  • 14篇王家雄
  • 14篇杨慎敏
  • 14篇王改改
  • 12篇宋丹
  • 10篇李红
  • 9篇史轶超
  • 7篇王玮
  • 4篇郑爱燕
  • 4篇孟庆霞
  • 3篇丁洁
  • 1篇邹琴燕
  • 1篇丁洁
  • 1篇许咏乐
  • 1篇顾斌
  • 1篇杨晓玉

传媒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生殖与避...

年份

  • 1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精子DNA完整性与精子活动率及ART临床妊娠结局分析
程洪波韩慕天沈丽燕王改改王家雄郑波杨慎敏李红
精浆尿酸与精液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程洪波沈丽燕王家雄韩慕天宋丹王改改杨慎敏史轶超
精子顶体精氨酸酰胺酶测定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精子顶体精氨酸酰胺酶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49个IVF治疗周期,其中精氨酸酰胺酶高值组162个周期,精氨酸酰胺酶低值组187个周期。比较两组间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以及新鲜移植周期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等指标。结果精子精氨酸酰胺酶高值组的受精率(78.74%)高于低值组(76.07%,P<0.05),而卵裂率高值组(98.24%)低于低值组(99.58%,P<0.05)。两组间正常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高值组新鲜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58.75%)及活产率(52.50%)均明显高于低值组(44.00%,P<0.05;33.00%,P<0.01)。两组间生化妊娠率和流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精子精氨酸酰胺酶活性与IVF-ET精卵结合有一定关系,并对妊娠结局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沈丽燕王家雄王改改宋丹程洪波杨慎敏郑爱燕丁洁孟庆霞王玮李红史轶超
关键词:精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精子顶体酶在体外受精及新鲜移植周期妊娠结局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男性因素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作用研究较少,精子顶体酶是精子穿卵的重要蛋白水解酶,本项目旨在研究精子顶体酶在IVF-ET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生殖遗传中心349 个IVF 治疗周期,其中顶...
沈丽燕王家雄王改改宋丹程洪波杨慎敏郑爱燕丁洁孟庆霞王玮李红
精子顶体酶在体外受精及新鲜移植周期妊娠结局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男性因素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作用研究较少,精子顶体酶是精子穿卵的重要蛋白水解酶,本项目旨在研究精子顶体酶在IVF-E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生殖遗传中心349个IVF治疗周期,其中顶体酶高...
沈丽燕程洪波王家雄宋丹王改改杨慎敏郑爱燕丁洁孟庆霞王玮李红史轶超
关键词:精子顶体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
精子形态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结局的关系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当前精子形态对体外受精(IVF)的影响尚存争议,本研究旨在评估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生殖遗传中心659对IVF-ET治疗夫妇,按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分为4组,A组(〈2%)112个周期,B组(≥2%-〈4%)180个周期,C组(≥4%-〈5%)74个周期,D组(≥5%)293个周期。比较各组间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以及新鲜移植周期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等指标。结果:4组间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和可移植胚胎率有差异。C组(71.90%)和D组(72.89%)的受精率均显著高于A组(57.97%)和B组(63.29%)(P均〈0.05),C组与D组间、A组和B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D组的正常受精率(57.16%)显著高于A组(46.52%)和B组(50.89%)(P均〈0.05),C组正常受精率(54.67%)显著高于A组(P〈0.05),其余组间无显著差异(P均〉0.05)。D组的可移植胚胎率(55.62%)显著高于B组(45.75%)(P〈0.05),其余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D组的无可移植胚胎患者比例(8.87%)显著低于A组(20.54%)和B组(18.89%)(P均〈0.05),C组(12.16%)与其余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各组间新鲜移植周期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和活产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对IVF-ET的受精率及胚胎形成有一定影响,用于评估IVF受精结局时,5%临界值略优于4%。
史轶超沈丽燕程洪波王家雄宋丹王改改杨慎敏郑爱燕丁洁顾斌许咏乐孟庆霞邹琴燕王玮李红
关键词:精子形态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受精率妊娠
男性体重指数与精子活动力参数相关性分析
王家雄沈丽燕程洪波杨慎敏宋丹王改改韩慕天王玮李红
精子顶体精氨酸酰胺酶活性与精子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沈丽燕王家雄宋丹程洪波杨慎敏王改改
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血清抗精子抗体亚型的相关性研究
韩慕天王改改程洪波宋丹王家雄沈丽燕杨慎敏史轶超李红
先天性输精管缺如患者CFTR基因拷贝数变异分析
程洪波沈丽燕王家雄韩慕天宋丹王改改杨慎敏史轶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