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森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4篇红外
  • 2篇光学
  • 1篇弹载
  • 1篇导引头
  • 1篇中波
  • 1篇中波红外
  • 1篇凝视型
  • 1篇热分析
  • 1篇热设计
  • 1篇热像仪
  • 1篇阻尼
  • 1篇面源黑体
  • 1篇模拟器
  • 1篇减振
  • 1篇光学系统
  • 1篇光学系统设计
  • 1篇黑体
  • 1篇红外导引头
  • 1篇红外热像
  • 1篇红外热像仪

机构

  • 6篇北京航天计量...
  • 1篇北京航天自动...

作者

  • 6篇林森
  • 3篇魏小林
  • 3篇常虹
  • 2篇刘勇
  • 1篇郭雨蓉
  • 1篇沙春哲
  • 1篇杨宏海
  • 1篇王占涛
  • 1篇汪涛
  • 1篇刘莎
  • 1篇王强
  • 1篇周阳
  • 1篇刘凯
  • 1篇高秋娟
  • 1篇蔡伟

传媒

  • 6篇宇航计测技术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带摆镜的制冷型中波红外像方扫描光学系统设计被引量:4
2017年
基本形式的像方扫描光学系统依然需要复杂的二维回转机构带动成像镜组做二维扫描,所以二维回转机构需要承担较大载荷。分析了基本形式的像方扫描光学系统形式,并在基本形式基础上加入摆镜,只通过二维摆镜的旋转达到扫描像面的目的,大大减小二维回转机构载荷,提高扫描速度,简化了系统结构,减小了系统体积。加入摆镜后的光学系统除具有基本形式像方扫描光学系统的性质外,还有了新的限制条件,对带摆镜的像方扫描光学系统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设计条件及设计方法,并设计出具有较大视场的像方扫描光学系统。
林森蔡伟魏小林常虹
关键词:中波光学系统
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被引量:10
2017年
介绍了国外先进高光谱成像载荷发展情况和国内以高分五号载荷为代表的高光谱成像技术发展水平,凭借在光谱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成像质量等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探和环境监测等多个重要领域。分析了Offner结构和Dyson结构的推扫型成像仪的特点,提出未来凝视型成像方式的发展前景,并介绍了目前基于AOTF分光方法的中红外高光谱成像仪,实现了较好的光谱成像效果。
周阳杨宏海刘勇林森
关键词:成像凝视型
弹载红外热像仪的热设计和热分析
2016年
受弹上空间限制,弹载红外热像仪电子、光学、探测器和机械器件通常高度集成于狭小空间,热像仪成像质量以及探测器性能受内部器件发热及机械件传导入的外热流影响。为确保热像仪正常工作并拥有较高的成像质量,需对热像仪进行热控设计。本文根据热像仪的热环境和结构特点进行了热控设计,采用被动热控措施延长系统的热时间常数。建立了热传输模型,针对热控设计和热像仪的工况进行了热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热设计措施可将热像仪的温度控制在10℃~60℃之间,满足红外热像仪正常工作的热控指标要求,为提高红外热像仪的可靠性和热控设计提供了依据。
常虹刘勇魏小林林森
关键词:红外热像仪热设计热分析
一种基于面源黑体的某型红外动态模拟靶标研制被引量:5
2017年
基于某型导引头对目标体红外辐射特性和运动特性的仿真需求,研制了基于面源黑体的红外动态模拟靶标,用于模拟无穷远处的设定目标与背景温差,以及目标体在视场中的动态变化。介绍了该红外动态模拟靶标的基本原理、主要组成以及硬件系统设计和软件实现情况,并对其红外成像辐射特性以及动态性能指标进行了实验验证。
刘莎王占涛汪涛林森王锴磊
关键词:面源黑体
红外动态目标模拟器光学系统的设计被引量:3
2016年
设计了一种用于红外导引头性能测试的红外动态目标模拟器,利用数字微镜阵列(DMD)对黑体红外辐射进行反射调制,并由光学准直系统实现红外场景生成系统与红外导引头的光学耦合。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对准直光学系统进行了设计和优化,准直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良好,接近衍射极限,点列图直径小于艾里斑直径,畸变小于0.1%。结果表明该系统环境适应性强,能很好地用于红外导引头动态图像的校准。
高秋娟沙春哲郭雨蓉王强林森姜云翔刘凯
关键词:红外导引头
某飞行器上红外成像装置减振结构设计
2016年
某飞行器上红外成像装置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强烈的振动和冲击等动载荷环境,为避免动态响应过大会对其内部红外探测器等精密组件造成不可逆的损坏,须对其进行阻尼减振设计。减振器作为飞行器上红外成像设备的重要部件之一,其作用是衰减外界环境传递到产品的振动,从而保证产品性能。通过介绍一种基于Ansys模态分析优化后的成像光学减振结构设计,有效改善了设备的工作环境,试验表明红外成像装置配备减振器的减振效率大于70%。
魏小林常虹林森
关键词:阻尼减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