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PLC法测定乌蕨中酚酸类成分含量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采用RP-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乌蕨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2个酚酸化合物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依利特ODS C18(4.6mm×250mm,5μm),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25∶7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0nm,柱温:25℃。结果:原儿茶酸在0.14~2.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19%(RSD=0.12%);原儿茶醛在0.06~1.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65%(RSD=1.71%)。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为乌蕨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 李小芳罗国安朱婉婷
- 关键词:乌蕨原儿茶酸原儿茶醛高效液相色谱法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阿帕替尼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探讨抗癌新药阿帕替尼治疗乳腺癌的潜在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研究采用Pharm Mapper反向分子对接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阿帕替尼的潜在作用靶点,并采用分子对接软件Autodock 4.0将预测得到的蛋白靶点与阿帕替尼进行分子对接分析,研究阿帕替尼化合物与靶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研究发现,4个蛋白Cell division protein kinase 2、GTPase HRas、NONE和Cytochrome P450 2C9可能是阿帕替尼治疗乳腺癌的潜在重要作用靶点。阿帕替尼与这4个蛋白靶点之间有较稳定的氢键结合,并且具有较低的结合自由能,结合稳定。结论阿帕替尼可能通过调控Cell division protein kinase 2、GTPase HRas、NONE和Cytochrome P450 2C9的功能或生物作用来参与乳腺癌的治疗。本实验为阿帕替尼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的深入探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线索。
- 朱婉婷范雪梅位华王义明李小芳王淑美陈万生罗国安
- 关键词:乳腺癌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 UPLC法测定冠脉康片中3种成分含量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冠脉康片中3种成分(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及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BEH C_(18)柱(5mm×210mm,1.7μm),以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6mL·min-1,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为25℃。结果: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_1及三七皂苷R_1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3 8~0.041 8μg(r=0.999 7)、0.062 4~0.686 4μg(r=0.999 7)、0.005 8~0.063 8μg(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24%、98.12%、100.33%;RSD(n=6)分别为1.34%、1.82%、1.55%。结论:该方法稳定、快速、专属性强,可用于冠脉康片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及三七皂苷R_1的含量测定及其质量控制。
- 朱婉婷王淑美金浩鑫李小芳
- 关键词: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