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娜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引进计划项目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内生真菌
  • 2篇疯草
  • 2篇病害
  • 1篇芽孢
  • 1篇真菌
  • 1篇真菌病害
  • 1篇真菌培养
  • 1篇致病性测定
  • 1篇沙打旺
  • 1篇生防菌
  • 1篇生防菌筛选
  • 1篇内生
  • 1篇紫花
  • 1篇紫花苜蓿
  • 1篇苜蓿
  • 1篇小扁豆
  • 1篇镰刀
  • 1篇镰刀菌
  • 1篇链霉菌
  • 1篇解淀粉芽孢杆...

机构

  • 4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4篇李彦忠
  • 4篇徐娜
  • 1篇燕翀
  • 1篇宋雨阳
  • 1篇胡进玲
  • 1篇徐杉

传媒

  • 3篇草业学报
  • 1篇草业科学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我国3种疯草的内生真菌培养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家畜取食疯草出现中毒或死亡的原因为疯草体内含可产生苦马豆素的内生真菌。我国的多种疯草中的内生真菌为同一种,同种疯草中的内生真菌因随种子传播而孤立于单一寄主,可能出现与其他疯草内生真菌不同的生物学特性。为此在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菌种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最主要3种疯草小花棘豆、黄花棘豆和甘肃棘豆中内生真菌菌株(LYZ0091、LYZ0093和LYZ0109)在不同温度、pH值和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速率和形态特性。结果表明,1)3个菌株的菌落停止生长的最高温度不同,LYZ0109无法在30℃下生长,但LYZ0091和LYZ0093仍可生长,最适宜生长温度分别为20、25和25℃,在5、10和15℃下4周时LYZ0091的生长速率显著(P<0.05)高于LYZ0109,在20和25℃下则显著(P<0.05)低于LYZ0109;2)在pH 4~11下3个菌株均可生长,菌株之间无显著(P>0.05)差异;在培养基NA、PCA、PDA、PSA和WHDA上LYZ0109多显著(P<0.05)大于LYZ0091;3)在温度、pH值和培养基处理中3个菌株均未产生分生孢子,LYZ0091和LYZ0109的菌丝扭曲状,厚垣孢子少,而LYZ093无扭曲状菌丝,大量成串的厚垣孢子由基质底部向上呈树状生长。
汪治刚曹师徐娜徐杉李彦忠
关键词:疯草内生真菌共生体菌株
防治紫花苜蓿真菌病害的生防菌筛选被引量:15
2017年
本研究采用革兰氏染色、显微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了2种具有拮抗潜力的微生物的分类地位,采用PDA培养基平板对峙法测定了其对苜蓿茎点霉(Phoma medicaginis)等9种常见的紫花苜蓿主要病原真菌的拮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这2种菌分别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卡那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kanamyceticus)。前者对供试病原菌的抑菌率为24.02%~71.11%,其中对苜蓿尾孢菌(71.11%)、苜蓿匍柄霉(64.76%)和粉红镰孢(60.55%)抑菌效果最强;后者对供试病原菌抑菌率为49.95%~76.90%,其中对三叶草刺盘孢(76.90%)、苜蓿茎点霉(70.94%)、苜蓿匍柄霉(68.01%)和苜蓿小光壳(60.99%)抑制效果较强。两株菌对供试苜蓿9种病原真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该研究结果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卡那霉素链霉菌作为紫花苜蓿多种病害的生物防治资源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胡进玲汪治刚徐娜党淑钟李彦忠
关键词:紫花苜蓿病原真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卡那霉素链霉菌
沙打旺黄矮根腐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7年
沙打旺仅在我国作为牧草人工栽培,20世纪末期种植面积达6.7万hm2,此后因草地快速衰退而播种面积大幅度缩减。研究发现其早衰的主要因素是一种真菌病害,该病害就是首次在甘肃发现的沙打旺黄矮根腐病,目前已在甘肃、陕西、宁夏、云南、内蒙古等所有沙打旺栽培地区发现。枝条矮化、叶片黄化、根腐烂是主要症状,病菌为沙打旺埃里砖格孢(Embellisia astragali),其菌丝寄生于植株的所有组织体内,为系统性病害。为有效防控该病害,保护我国特有牧草,自该病发现后在病害和其病原菌特点、病菌的分子生物学、抗病品种筛选、药剂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研究综述了自该病发现以来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该病害在植物病理学领域的意义以及后续应加强的研究方向。
李彦忠徐娜汪治刚史敏
关键词:草地生产力病害防治
3种镰刀菌对小扁豆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小扁豆(Lens culinaris)是甘肃中部地区普遍栽培的小杂粮之一,既是经济作物,又是轮作倒茬和肥地作物。会宁县种植的小扁豆近年来死亡严重,为查明其死亡原因,开展了田间调查与病原物研究。2012年,当地小扁豆根腐病的发病率为58.4%,死亡率为43.2%,从发病植株的根部分离出的真菌从形态学上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和木贼镰刀菌(F.equiseti),分离率分别为55%、18%和9%,以ITS为引物扩展真菌的DNA,测序后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支持以上形态学鉴定结果。接种试验结果显示,此3种镰刀菌均能显著(P<0.05)降低植株的根长和干重,其中尖孢镰刀菌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木贼镰刀菌,此2种镰刀菌还显著降低植株的鲜重和株高,但3种镰刀菌均未对出苗率和死亡率产生影响(P>0.05)。在发病田间采集的土壤中播种小扁豆,与灭菌土壤中栽培的植株相比,未灭菌土壤中植株的根长和根干重显著降低。3种镰刀菌对小扁豆菌有致病性,但致病性均不强,干旱可能是导致镰刀菌在田间危害程度加大的主要原因。
安欢乐燕翀徐娜宋雨阳李彦忠
关键词:小扁豆镰刀菌致病性测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