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
- 作品数:12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固溶和双级时效对反挤压2A12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XRD)和常温万能拉伸试验机等观察检测手段,针对由反挤压工艺制备的2A12铝合金经过不同的固溶加双级时效(T6)处理,观察并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处理前、后试样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固溶温度下,得到505℃×1 h的晶粒尺寸细小且弥散相沿晶界序列排布,残留共晶相溶解较充分,力学性能佳。继而分别研究双级时效温度和时间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得到在100℃×2 h+200℃×5 h时合金的抗拉强度最高,达到450. 5 MPa,伸长率为14%,晶体中析出大量强化相θ(Al2Cu)和纳米级S相(Al2CuMg),并且弥散分布着难以随温度和时间溶解的T相(Al20Cu2Mn3)。
- 闫凡徐健闫林卢知渊
- 关键词:反挤压2A12铝合金固溶温度双级时效
- 20钢中间框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
- 2013年
- 分析了中间框的成形工艺,计算了工件的展开尺寸、弯曲力及冲孔力。阐述了凸、凹模之间的间隙,介绍了中间框弯曲模具和冲孔模具的结构设计。生产实践证明,模具结构简单实用,工艺过程合理,加工的产品质量好。它适合批量生产。
- 徐健王麟平张治民
- 关键词:20钢冲压工艺
- 差速循环扩挤制备的AZ31镁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被引量:1
- 2021年
- 对AZ31镁合金进行了差速循环扩挤(CEE-AEC),研究了变形道次对晶粒细化、织构演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差速循环扩挤过程中,发生了连续动态再结晶(CDRX)和非连续动态再结晶(DDRX),平均晶粒尺寸从344μm减小到11.7μm。随着加工道次的增加,(0001)基面织构强度逐渐增加。差速循环扩挤模具中不对称型腔的存在极大地引起了基面织构的偏转。此外,合金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并且屈服强度(TYS)、抗拉强度(UTS)和断裂伸长率(EL)分别为109 MPa,211 MPa和30.8%。
- 薛勇郑杰闫钊鸣徐健张治民李旭斌杨勇彪王强
- 关键词:镁合金微观结构机械性能
- 旋转反挤压与常规反挤压Mg-Gd-Y-Zn-Zr合金杯形件显微组织对比研究
- 2024年
- 使用传统反挤压(conventional backward extrusion,CBE)和旋转反挤压(rotational backward extrusion,RBE)2种工艺制备了不同的Mg-9Gd-4Y-2Zn-0.5Zr(质量分数,%)合金杯形件。使用OM、SEM、EBSD等测试方法对不同杯形件的对应区域进行表征。结果表明:RBE的晶粒细化能力远远大于CBE,RBE心部的晶粒细化效果最好,RBE-Ⅲ区域的动态再结晶(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DRX)含量可达98.1%,平均晶粒尺寸为2.5μm。RBE的织构弱化能力也优于CBE,心部的织构强度可弱化为1.258。在RBE得到杯形件当中,其长周期堆积有序相(LPSO)相的破碎程度也大于CBE,第二相(β相)分布得也更加均匀,析出的β相可以通过粒子刺激形核(particles simulated nucleation,PSN)机制促进DRX,并通过钉扎效应抑制晶粒长大。在CBE和RBE杯形件成形过程中,其动态再结晶机制相同,为连续动态再结晶(continuous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CDRX)和不连续动态再结晶(discontinuous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DDRX)2种。
- 徐健乔为栋闫钊鸣薛勇
- 关键词:杯形件动态再结晶
- Mg-13Gd-4Y-2Zn-0.5Zr稀土镁合金多道次挤压微观组织演变与力学性能被引量:3
- 2022年
- 为探究异形箱体在成形过程中加热次数对材料的影响,以Mg-13Gd-4Y-2Zn-0.5Zr大塑性变形稀土镁合金为原料,进行杯形件单道次和等温多道次成形试验,并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检测手段分析各个变形过程中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单道次成形的杯形件晶粒尺寸较小且LPSO相分布均匀,对位错运动起到了较强的阻碍作用。且该合金的极限抗拉强度、拉伸屈服强度及伸长率都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72.64 MPa、160.03 MPa和8.3%,综合力学性能较高。
- 穆崇礼徐健杨亚琴刘芸芳赵毅慧张治民
- 关键词:杯形件力学性能
- 不同预时效挤压态Mg−Gd−Y−Zn−Zr合金的再结晶行为和强化机制被引量:1
- 2024年
- 通过控制预时效时间制备3种不同状态的试样,研究不同预时效状态对挤压态Mg−9.5Gd−4Y−2.2Zn−0.5Zr(质量分数,%)合金的动态再结晶行为(DRX)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欠时效挤压(UAE)样品的细晶体积分数为17.4%,而峰时效挤压(PAE)和过时效挤压(OAE)样品的细晶体积分数分别达到89.7%和50.4%。在晶粒内部和晶界处分布的致密、细小的β颗粒相通过粒子激发形核机制显著提高了形核位点和位错密度。然而,致密针状γ'相抑制位错滑移,延迟DRX形核。PEA和OAE样品中细小晶粒的差异归因于原始颗粒相的数量和尺寸的不同,而其拉伸性能的差异归因于不同的显微组织。由于晶界强化和析出强化机制的贡献更大,PAE样品具有更优异的拉伸性能。
- 徐健郑杰刘莞尔黄有旺闫钊鸣张治民王强薛勇
- 关键词:再结晶行为
- 放电等离子烧结TC4钛合金热塑性变形行为与热加工图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以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的Φ8 mm×12 mm TC4钛合金粉末预锻体为研究对象,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在850~1050℃、0.001~5 s-1条件下进行热塑性变形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温度的变化,应变速率改变对TC4钛合金的热变形产生较大影响。在高温条件下(T>1000℃),放电等离子烧结后的TC4钛合金粉末对应变速率的变化更为敏感;在加工过程中应避免高应变速率(ε·≥0.22 s-1)下的变形。在高温条件下(T>970℃),应变速率应低于0.007 s-1,以避免流动不稳定的发生。放电等离子烧结TC4钛合金粉末热加工的最佳参数范围为930~1020℃、ε·<0.007 s-1。
- 闫江鹏薛勇张治民徐健李旭斌吴耀金
- 关键词:放电等离子烧结TC4钛合金粉末冶金热加工图
- 水基润滑剂在温挤成形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5年
- 温挤成形工艺在生产中应用广泛,虽然通过对模具材料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技术,提高了模具自身性能,但由于模具长时间处于高温、高压状态,使得模具容易产生磨损和回火现象,严重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具体分析了几种常用润滑材料的物理特性和润滑性能,针对不同类型润滑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润滑效果和冷却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到了水基润滑剂的适用温度范围。其中,水基石墨润滑剂在300~800℃挤压温度范围内,润滑性能可靠,可以使模具表面冷却,实现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的设计构想。
- 徐健庞学慧张治民
- 关键词:水基润滑剂使用寿命
- 等离子烧结态TC4钛合金热变形行为及本构模型研究被引量:10
- 2019年
- 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上对等离子烧结态TC4钛合金开展单向热压缩实验,研究该合金在应变速率为10-3~5 s-1、变形温度为850~1050℃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根据Arrheniu方程构建符合等离子烧结态TC4钛合金高温塑性变形的本构方程。结果表明:在初始变形阶段,由于加工硬化的作用,等离子烧结态TC4钛合金流变应力值随应变的增加迅速达到峰值应力,而后应力值开始减小并趋于稳定,表明该合金变形行为符合稳态流变特征;采用所建立的等离子烧结态TC4钛合金的Arrhenius双曲正弦本构方程能够较好地预测TC4钛合金的峰值应力,且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73%。在950℃和0.1 s-1以及1050℃和5 s-1条件下,模型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分别为2.03%和4.67%。等离子烧结态TC4钛合金的平均变形激活能为411 k J·mol-1,平均应变速率敏感指数为0.21。
- 刘海军张治民徐健吴耀金李旭斌薛勇
- 关键词:TC4钛合金热压缩本构模型
- 热等静压态TC4钛合金在多道次热压缩变形中的组织演变被引量:9
- 2021年
- 针对热等静压态TC4钛合金,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在温度为950~850℃、应变速率为0.01~1.00 s^(-1)下对其进行多道次热压缩实验,研究了多道次热变形对TC4钛合金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加工硬化,变形初期流变应力迅速上升,随着动态软化作用出现了不连续屈服现象。随后应力值趋于稳定,表明变形行为符合稳态流变特征。1道次变形后,试样中存在大量粗大的β晶粒。提高应变速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细化晶粒,在高应变速率下软化机制以动态回复为主,而在低应变速率下软化机制以动态再结晶为主。2道次变形后,在低应变速率(0.10和0.01 s^(-1))下,发生了α相的几何动态再结晶,并且片层状α相断裂,球化为等轴α相。3道次变形后,大量条状α相形核长大并最终与等轴α相和β转变相共同表现为三态组织。
- 徐凯华刘海军闫江鹏杨亚琴徐健薛勇
- 关键词:热等静压TC4钛合金热压缩微观组织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