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艳秋

作品数:28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2篇水利工程
  • 8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波浪
  • 4篇悬沙
  • 4篇输沙
  • 3篇悬沙输移
  • 3篇输移
  • 3篇规则波
  • 3篇航道
  • 3篇波浪上托力
  • 3篇床面
  • 2篇沙纹床面
  • 2篇泥沙
  • 2篇码头
  • 2篇面板
  • 2篇环流
  • 2篇河道
  • 2篇防波堤
  • 2篇垂向
  • 1篇挡浪板
  • 1篇挡水
  • 1篇挡水建筑物

机构

  • 27篇河海大学
  • 3篇南京水利科学...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交天津港湾...
  • 1篇武汉长江航运...

作者

  • 27篇孟艳秋
  • 20篇童朝锋
  • 3篇陈国平
  • 3篇严士常
  • 3篇孙运佳
  • 2篇邵宇阳
  • 2篇高祥宇
  • 2篇时健
  • 2篇王波
  • 1篇刘丰阳
  • 1篇岳亮亮
  • 1篇严以新
  • 1篇章家保
  • 1篇鲁盛
  • 1篇樊立东

传媒

  • 6篇水运工程
  • 4篇水利水运工程...
  • 4篇水道港口
  • 3篇中国港湾建设
  • 2篇水利水电科技...
  • 2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港工技术
  • 1篇海洋工程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科技传播
  • 1篇第八届全国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床面混合层泥沙级配调整计算模式
根据河床各种冲淤变化类型中的泥沙交换过程,对泥沙数学模型计算中所碰到的混合层底泥沙级配调整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得到能应用于泥沙模型的混合层泥沙级配调整计算公式.对于总体淤积的情况,泥沙级配调整可采用公式;对于总体冲刷情况...
童朝锋刘丰阳孟艳秋邵宇阳
关键词:河流动力学
文献传递
海南岛西南岸沿岸输沙特性及防波堤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通过海南岛西南岸东方海洋观测站波浪观测资料验证,建立八所海域波浪数学模型,计算确定八所新港沿岸水域各向破波要素。采用3种沿岸输沙率计算公式,确定海南岛西南岸八所新港周边海岸沿岸输沙率。分别探讨风浪、涌浪对海南岛八所新港沿岸输沙率的贡献,对比分析防波堤工程建设前后八所新港及附近沿岸输沙率特征。研究表明,海南岛西南岸向北的沿岸输沙能力大于向南的;风浪、涌浪对八所新港附近海岸沿岸输沙能力的贡献率与其出现的频率略有区别;八所新港建港后南北两侧出现淤积且南侧淤积强度大于北侧;防波堤长度的增加对沿岸输沙能力影响的范围和强度有所增大。
童朝锋王波鲁盛孟艳秋
关键词:防波堤
海南红塘湾潮汐不对称性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基于海南红塘潮位测站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实测潮位资料及8个临时站点8月9-20日大、中、小全潮实测完整潮位资料,应用偏度与复分析方法,研究了红塘湾潮汐特征及潮汐不对称现象,探讨了红塘湾毗邻海域潮汐不对称性分布特征及机理。研究认为,作为开敞式弧形海湾,红塘湾海域为天文潮主导的不正规全日潮,主要分潮K1,O1及M2等振幅自岸向海稍有减小,迟角自东向西逐渐增大;全年潮汐不对称性表现为落潮主导;潮汐不对称主要受K1-O1-M2分潮的相互作用控制,短时间尺度随其相互作用在大小潮期间波动,长时间尺度受K1与S2分潮相互作用呈半年周期性变化,空间上由岸向海、自西向东逐渐减弱,水深相近的湾内变化较小且与湾外有明显区别;以天文潮主导的开敞弧形海湾,潮汐不对称性时间上受各天文潮分潮相互作用影响,空间上受地形要素控制,距岸近、坡陡、水浅时潮汐不对称性更强。
童朝锋曹益铭高祥宇孟艳秋
福建围头湾悬沙输移机制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根据福建围头湾大潮期间潮汐、潮流、悬沙实测资料,分析水流输运,同时利用机制分解法,将悬沙净输移通量分解为平流项、潮泵效应项和垂向净环流输移项,对悬沙输移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金门岛东侧余流,部分流向湾口,部分流向安海湾。金门岛与大嶝岛之间的余流,沿涨潮流向湾内,悬沙净输移方向和余流方向保持一致;平流输沙对悬沙净输移起主导作用;水域潮泵输沙贡献较大;垂向净环流输沙影响较小。
朱佳骅孟艳秋童朝锋时健
关键词:悬沙输移
崖州湾进港航道回淤特征及机制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基于崖州湾南山港进港航道2013—2020年地形数据,研究分析开挖航道回淤特征。回淤分析结果显示崖州湾进港航道年淤积强度为0.24~0.59m/a,航道年淤积强度与开挖水深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槽内回淤泥沙以砂和粉砂为主。应用航槽回淤强度公式计算分析常浪和大风天槽内泥沙回淤占比,结果显示进港航道航槽回淤集中在大风天。根据泥沙粒度参数采用Gao-Collins粒径趋势分析法分析崖州湾水域床沙输运趋势,总体呈现与波浪方向相近的离岸—向岸横向输运,波浪是航槽区域床沙输运的控制动力。
童朝锋田家庆孟艳秋
潮流数值模拟中透空式防波堤处理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透空式防波堤利用上部结构的挡浪板实现挡浪消波,为港区提供良好的泊稳条件,桩基和挡浪板部分入水会改变建筑物局部水域的水动力特性。在有透空式防波堤的海域进行二维潮流数值模拟时,分别利用了等流量法和等效阻力法对挡浪板进行概化,将挡浪板对水流的阻碍作用等效为通过改变地形和当量糙率来模拟对水流的影响;研究分析了透空式防波堤概化处理后,挡浪板对周围水域的水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模拟出挡浪板的阻水效果,其中等效阻力法物理概念清晰,模拟结果更符合实际规律。
孙运佳童朝锋邵宇阳孟艳秋
关键词:透空式防波堤挡浪板等流量法
VB 6.0在灌砌块石护面板稳定性计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利用VB6.0编程计算和对数据自动处理,编制了一套灌砌块石护面板稳定性计算的通用软件,计算结果可以直接显示在界面上。该计算软件能够准确、合理地确定采用灌砌块石作为护面的海堤稳定性,具有计算准确、操作性强等优点,适用于各种采用灌砌块石作为护面层的稳定性计算。
张万威孟艳秋徐宇航
关键词:VB6.0
甬舟水道潮不对称性与水沙输移特征
2024年
基于宁波(甬)舟山(舟)间水域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和潮流泥沙数学模型模拟结果,从潮不对称性对水沙输移影响角度,研究宁波穿山半岛与舟山本岛间诸潮汐水道潮动力、水沙输移特征。潮不对称性动力成因分析表明,受底摩阻和岛屿阻滞作用产生的浅水分潮,与天文分潮组合作用是导致潮汐不对称性的动力源,欧拉余流对潮流不对称起主要作用;潮流量不对称性决定潮汐余流和净潮量运移,水道深槽处,欧拉余流主导的潮流速不对称性主控潮流量不对称性,水道边滩处,欧拉余流和斯托克斯余流共同决定潮流量不对称性;受泥沙溯源地含沙量和潮流影响的潮汐水道含沙量呈弱波动性,并因此导致悬沙运移受潮不对称性控制,水道深槽输沙受欧拉余流主导,边滩由欧拉余流和斯托克斯余流共同确定,潮泵效应对净输沙产生非决定性影响。
童朝锋陈慎谢滢芳孟艳秋
水体层化对流速结构及悬沙分布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水体的分层影响水体的垂向压力分布,对上下层水体及物质交换有着较大影响。通过建立垂向一维数值模型,并结合k-ε紊流模型,研究了水体存在盐度分层时,其最大的紊动涡黏系数出现在水体的下层,即水体的紊动受到水体分层的抑制,进而促进了剪切流的发育,导致产生较大的流速梯度;通过与经典Rouse公式比较发现,水体的分层打破了垂向悬沙输运平衡,上部紊动减弱,使得上层悬沙向下层存在净输移,导致悬沙底部浓度增大。
孙运佳童朝锋孟艳秋
兴化湾悬沙输移机理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运用通量机制分解法处理兴化湾各测站的水沙实测资料,通过探讨平流输沙、潮泵效应输沙、垂向净环流输沙机理,分析研究了兴化湾海域悬沙输移特征,进而讨论了净输沙对研究区域地形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潮汐作用下,外海泥沙沿兴化水道与南日水道向湾内输移,但对湾内淤积产生的影响较小;平流输沙和垂向净环流输沙对悬沙的净输移起主要作用,水深相对较大的区域主要受平流输沙的控制,而浅水区垂向净环流输沙影响更强;潮泵输沙以悬沙与潮流变化相关项为主,输沙量小于平流输沙和垂向净环流输沙的输沙量;浅水区垂向各层余流方向不一致,悬沙各层混合均匀,深水区表底层的余流方向基本一致,含沙量垂向变化明显;输沙造成湾顶淤积,造成海湾地形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陆源泥沙。
童朝锋郑联枭孟艳秋时健
关键词:悬沙输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