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丽娜

作品数:17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吉林省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人参
  • 4篇种子
  • 2篇洋参
  • 2篇药用
  • 2篇药用植物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原位杂交
  • 2篇荧光原位杂交...
  • 2篇愈伤
  • 2篇愈伤组织
  • 2篇原位
  • 2篇原位杂交
  • 2篇原位杂交技术
  • 2篇杂交技术
  • 2篇植物
  • 2篇三七种子
  • 2篇胚性
  • 2篇胚性细胞
  • 2篇培养基组成
  • 2篇染色

机构

  • 17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吉林农业大学

作者

  • 17篇姚丽娜
  • 13篇王英平
  • 13篇宋娟
  • 9篇雷秀娟
  • 6篇郑惠元
  • 5篇侯志芳
  • 4篇郑培和
  • 4篇于营
  • 4篇崔丽丽
  • 3篇曲正义
  • 3篇逄世峰
  • 3篇王晗
  • 2篇李亚丽
  • 2篇尹红新
  • 2篇朴向民
  • 1篇金银萍
  • 1篇侯微
  • 1篇张瑞
  • 1篇郭靖
  • 1篇张浩

传媒

  • 6篇特产研究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种子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人参研究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7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参×西洋参F_1代及亲本种子愈伤组织氨基酸含量的比较
2016年
为了研究人参与西洋参杂交F_1代及其亲本种子愈伤组织的氨基酸含量,以"福星1号"人参和"中农洋参1号"西洋参为试材,采用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了F_1代和双亲本3种材料愈伤组织的氨基酸含量,并分析了氨基酸组成的差异性。结果表明:F_1代及亲本愈伤组织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F_1代愈伤组织氨基酸含量相对较高,其次为母本、父本;3种材料均以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最高,F_1代不同种类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高于亲本,但不同种类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重与亲本差异较小。
宋娟雷秀娟尹红新王晗姚丽娜王英平
关键词:人参西洋参杂交种愈伤组织氨基酸
一种灵芝菌种的保藏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灵芝菌种的保藏方法。本发明采用蒸馏水保藏法可实现灵芝菌种的长期保存,保存90~360d,平均萌发时间为2~3d,萌发率达100%,且菌丝生长速度0.79~0.92mm·d<Sup>‑...
宋娟张浩金银萍于营姚丽娜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人参属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研究基因定位、染色体结构变异、起源进化以及物种间亲缘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中靶DNA制片、探针种类和标记方法,对目前该技术在人参属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梁韶雷秀娟宋娟姚丽娜侯志芳郑惠元商丽煌王英平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
一种三七种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七种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三七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得到体细胞胚,培养基组成为:SH+0.2‑0.4mg/L 2,4‑D+28‑32g/L蔗糖+5‑8g/L琼脂;将体细胞胚继续分化培养得到成熟的子...
雷秀娟郑惠元宋娟姚丽娜王英平
磁性固相萃取技术在食品和中药材分析前处理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
2020年
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经常应用于日常生活的中药材的药效物质和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食品和中药材真伪鉴定、品质(营养或功效成分)及安全性质量控制分析十分重要,而分析前预处理是确保分析结果准确无误的关键环节之一。新型前处理技术-磁性固相萃取技术(magnetic solid-phase extraction,MSPE)由于具有萃取时间短、有机溶剂使用量少和操作简便等优点而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样品的预处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MSPE在食品和中药材分析预处理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在食品和中药材真伪鉴定、品质及安全性质量控制分析中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MSPE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加速其在食品和中药材分析预处理中的应用。
李亚丽朴向民曲正义逄世峰姚丽娜王英平
关键词:前处理食品中药材
人参裂口种子超低温保存技术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为人参裂口种子的长期保存建立一套技术体系。[方法]通过测定超低温保存前后裂口人参种子的生活力、发芽势、发芽率及出苗率来探究含水量及解冻方式对其超低温保存的影响;利用SSR分子标记及田间生长指标调查来鉴定超低温保存材料的遗传稳定性。[结果]含水量控制在4%~10%时,经超低温保存后的裂口人参种子仍保持较高的活力,含水量高于10%或低于4%时,活力显著下降,含水量高于30%时,种子全部失活;40℃温水浴快速解冻为最佳解冻方法;超低温保存前后的植株株高、根长等田间生长指标无明显区别;SSR分子标记未发现差异条带。[结论]含水量是影响超低温保存效果的重要因素;建立起一套安全可靠的人参裂口种子超低温保存技术;超低温保存后的材料表现型及基因型均未发生改变,遗传稳定性好。
商丽煌雷秀娟宋娟姚丽娜孟祥茹郑惠元薛雨宸王英平
关键词:人参种子超低温保存
一种三七种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七种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三七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得到体细胞胚,培养基组成为:SH+0.2‑0.4mg/L 2,4‑D+28‑32g/L蔗糖+5‑8g/L琼脂;将体细胞胚继续分化培养得到成熟的子...
雷秀娟郑惠元宋娟姚丽娜王英平
文献传递
四种人参属药用植物的核型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以四种人参属药用植物组培材料为试材,采用常规压片法对人参、西洋参、三七和日本竹节参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七染色体数目为24条,其余三种均为48条,人参、西洋参、三七、日本竹节参核型公式依次为:2n=4x=48=38m+8sm+2T、2n=4x=48=20m+26sm+2st、2n=2x=24=18m+6sm、2n=4x=48=22m+22sm+2st+2T。臂比均值:1.42、1.91、1.54、1.75,臂比>2比率(%):16.67、33.33、16.67、50.00。核型不对称系数(%):58.93、63.83、58.32、64.57。染色体长度比:2.15、1.67、1.70、1.78。核型分类:2B、2A、2A、2A。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表明,人参、西洋参、日本竹节参三者亲缘关系较近,与三七亲缘关系较远。
梁韶宋娟雷秀娟侯志芳商丽煌郑惠元姚丽娜王英平
关键词:人参西洋参竹节参核型亲缘关系
四倍体人参组培苗与其同源八倍体叶片超微结构特征
2020年
为分析不同倍性人参组培苗的叶片结构特征,本研究采用透射电镜法和流式细胞倍性检测法,以人参组培苗四倍体与经秋水仙素加倍后离体培养得到的同源八倍体组培苗为材料,比较2种倍性的组培苗外部形态、倍性检测分析和叶片超微结构。结果表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加倍后得到的人参组培苗的G1期稳定峰值是四倍体的2倍,由此推断加倍后的人参组培苗为八倍体;与四倍体相比,同源八倍体在植株数、幼芽数、株高3个性状方面显著降低(P<0.05),但在叶宽和叶长方面显著增加(P<0.05);人参组培苗四倍体与其同源八倍体叶片细胞层数分别为5层和7层,组培条件下2种材料的叶片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均不明显,八倍体较四倍体组培苗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总厚度分别增加了39.30%和51.02%,表皮细胞厚度增加,叶绿体内的基粒垛叠减少。本研究提示,不同倍性人参组培苗在5种表型性状和超微结构上表现出显著差异。
宋娟姚丽娜崔丽丽王英平郑培和
关键词:人参四倍体八倍体叶片超微结构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大力参含水量快速无损检测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大力参中水分含量进行快速无损测定。方法利用手持式固体光纤探头采集大力参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以烘干法测定的水分含量为实测值,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大力参水分的定量分析模型,并用未知样品对该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所建水分定量模型的校正集相关系数(R^(2))、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校正均方差(RMSEC)分别为0.7643,0.516,0.49。验证集的相关系数(R^(2))与预测均方差(RMSEP)分别为0.8326和0.508,验证集NIR预测值与烘干法实测值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为:在95%的置信区间,P(0.605)>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无损,结果准确,可用于大力参中水分含量的快速无损测定。
曲正义逄世峰王兆森姚丽娜郑培和李亚丽王英平
关键词:含水量近红外光谱法偏最小二乘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