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洁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3篇吸附剂
  • 3篇复合吸附剂
  • 2篇污泥
  • 2篇污染
  • 2篇课程
  • 2篇甲醇
  • 2篇教学
  • 2篇CO
  • 2篇大气污染
  • 1篇多孔载体
  • 1篇序批式
  • 1篇序批式活性污...
  • 1篇序批式活性污...
  • 1篇选择性
  • 1篇学科
  • 1篇油田伴生气
  • 1篇有机胺
  • 1篇沼液
  • 1篇实践类课程
  • 1篇思政

机构

  • 12篇成都信息工程...
  • 2篇广东电网有限...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天一科技...
  • 1篇广东电网有限...

作者

  • 12篇刘洁
  • 6篇刘建英
  • 5篇徐成华
  • 4篇刘盛余
  • 3篇信欣
  • 2篇张雪乔
  • 2篇管蕾
  • 1篇杨云
  • 1篇郭俊元
  • 1篇印红玲
  • 1篇余静
  • 1篇岑望来
  • 1篇羊依金
  • 1篇叶芝祥
  • 1篇余婷婷
  • 1篇余波
  • 1篇刘琴

传媒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四川环境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化学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高教学刊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d、Ag浸渍方式对甲醇汽油车尾气净化性能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共浸渍(Pd+Ag)以及先Pd 后Ag(Pd/Ag)和先Ag 后Pd(Ag/Pd)的分步浸渍方式对甲醇汽油车尾气净化的影响.活性测试表明,Ag/Pd 对甲醇、CO、C3H8 和NO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T50 分...
张雪乔刘建英刘洁徐成华
关键词:AGPD
能源微藻Chlorella vulgaris培养响应面优化及CO_(2)联合沼液低成本培养的可行性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提高能源微藻Chlorella vulgaris的固碳产油性能和进一步降低其培养过程培养成本,本研究在单因素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对其进行了优化;并在优化后的条件下,探讨了采用15%CO_(2)联合沼液替代传统培养基BG-11培养Chlorella vulgaris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通气速率、光照强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小球藻生长、固碳和产油.响应面优化后得出当通气速率为0.075 m^(3)∙m^(-3)·min^(-1)、温度为28.5℃、光照强度为4950 lx时,小球藻的固碳和产油效果最佳,其生物质产率、平均固碳速率和油脂产率分别为0.20、0.367g·L^(-1)·d^(-1)和56.8 mg·L^(-1)·d^(-1).利用50%沼液联合15%CO_(2)培养Chlorella vulgaris时,其平均固碳速率、油脂产率分别为0.3304 g·L^(-1)·d^(-1)和42.81 mg·L^(-1)·d^(-1),此时沼液中氨氮、总磷、COD的利用率分别能够达到55.48%、41.95%和81.63%,沼液可有效替代BG-11培养基,可大幅度降低培养成本,实现废水和CO_(2)的资源化.
杨豪信欣曹惜霜刘洁刘洁刘建英
关键词:微藻响应面固碳
“双碳”目标下环境类研究生高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被引量:4
2022年
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双碳”目标或“3060计划”。这要求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新阶段。高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类研究生的一门核心学位课程。对照“双碳”目标的要求,结合院校专业特色,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通过重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新模式、探索实践教学环节和改革教学评价方法系统地优化了课程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和创新思维,从而更好地满足大气污染防控领域对人才专业能力的需求。“双碳”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环境类研究生当以较高的专业素养投身到实现“双碳”目标的系统性工程中去。
刘洁刘盛余刘建英徐成华刘雨露
关键词:教学改革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与设计被引量:7
2021年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战略。然而我国大气环境问题日益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这对大气环境工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具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能解决复杂大气问题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追求的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思政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大气污染发展的现实,挖掘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资源,构建了“课程融合思政”的教学模式,将思政教育贯穿到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用与教学质量评估等各个环节中,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形成专业课程的正确价值导向,引导大学生做坚定的“环保者”,为实现中国的“蓝天白云”,切实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刘洁刘盛余刘雨露
关键词:大气污染教学内容
改性Al_2O_3对单钯催化剂净化甲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以稀土助剂Ce,Zr,La改性的Al_2O_3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单Pd催化剂,运用低温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CO2-程序升温脱附(CO2-TP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考察其对甲醇的催化氧化性能以及对氧的利用性能。结果表明:Ce与Al_2O_3可形成均一的固溶体结构,改善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增加金属与载体界面上晶格氧的浓度,进而提高催化剂对氧的利用性能,使氧完全利用窗口宽至0%~1.88%;La通过电子效应改善了Pd与载体间相互作用,重新分配催化剂表面碱性位,生成有利于甲醇活化的Lewis强碱性位,并使Pd向高氧化态过渡,两者协同作用改善了催化剂对甲醇的催化活性,T50,T90以及ΔT分别降低28,52和24℃;Zr引起催化活性下降可能与碱性位数量减少以及较低氧化态的Pd物种的存在有关。3种助剂助催化效果递变规律为:La2O3>Ce O2>Zr O2。
张雪乔詹江波余静刘建英刘洁羊依金
关键词:AL2O3甲醇催化氧化
环境学科实践类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研究——以“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为例被引量:2
2021年
环境类学科涵盖面广,知识体系复杂,技术更新快,实践性强。对照工程教育认证和专业评估的标准,构建多渠道多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契合了当代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这要求教师除了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更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环节让学生验证和深刻理解理论知识、探索新知识。然而,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实际问题,如无法展开专业领域之间的协作,缺乏与产业界的沟通交流,等等,因此较难把握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结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实践教学经验,以“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为例,对环境学科实践类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
刘洁刘建英刘盛余
关键词:环境学科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SBR加载不同粒径磁性活性炭对其污泥颗粒化进程的影响机制被引量:7
2017年
在相同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分别加载1.5 g·L^(-1)的80、140、200、和300目不同粒径的磁性活性炭(反应器编号依次为2、3、4、5号),同时以不投加磁性活性炭的SBR反应器(1号)作为对照组,研究各反应器污泥体积指数(SVI)、粒径分布特征、胞外聚合物(EPS)中胞外蛋白(PN)、胞外多糖(PS)的含量变化规律以及除污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磁性活性炭对污泥颗粒化进程有一定的影响,粒径过大、过小对促进污泥颗粒化进程的强化作用不明显,当磁性活性炭的粒径为140目和200目时,活性污泥很容易以其作为"成核"载体快速形成好氧颗粒污泥,并且形成的颗粒污泥结构紧密,沉降速率快.采用高斯函数分析污泥粒径分布和标准偏差发现,反应器运行的第50 d,3号和4号反应器内污泥平均粒径均达到了780μm以上,明显高于其他反应器,标准偏差分别为318.9μm和362.3μm,两反应器内形成的颗粒污泥粒径较均匀,处理系统较稳定.与此同时,投加不同粒径的磁性活性炭均有利于促进污泥胞外蛋白质PN含量的增加,对胞外多糖PS的含量影响不大;但合适的磁性活性炭粒径(140目和200目)越有利于污泥PN的分泌,颗粒化程度明显的3号和4号反应器的PN/PS比值均高于其他3个反应器.磁性炭基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符合"惰性内核模型".此外,3号、4号反应器对废水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均高于其他反应器.
信欣管蕾郭俊元刘洁冯梅余婷婷
关键词:污泥颗粒化磁性活性炭好氧颗粒污泥粒径
磁性硅球对SBR活性污泥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为研究磁性硅球(Fe3O4@SiO2)对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污水处理系统中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建立了3个相同的SBR(编号依次为1号、2号和3号),在2号和3号反应器中分别投加0.5 g·L^-1的纳米Fe3O4和Fe3O4@SiO2,1号反应器为不投加任何磁性材料的对照组。结果表明:Fe3O4@SiO2对SBR中的污泥性能有显著的影响,3号反应器在运行20 d时,反应器内活性污泥结构完整,饱满密实,污泥粒径多集中分布在0.3~1.0 mm,颗粒化现象明显,而1号反应器无明显颗粒污泥,2号反应器虽能看到有少部分的颗粒污泥,但分布不均匀;Fe3O4@SiO2对污泥胞外蛋白(PN)、胞外多糖(PS)的含量有促进作用,并能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第70天时,3号反应器内PN和PS含量分别为318.89 mg·g^-1和28.51 mg·g^-1,污泥沉降指数(SVI)为35.22 mL·g^-1,性能优于1号和2号反应器;在除污方面,2号和3号反应器对污水总氮(TN)和总磷(TP)去除率比1号反应器分别提升了10.80%、15.20%和9.40%、12.40%,3号反应器表现出最高的脱氮除磷性能;此外,在典型周期内,3号反应器对氮素及磷的去除速率明显高于1号反应器,在240 min内,1号和3号反应器对TN去除速率分别为4.56 mg·(L·h)^-1和5.84 mg·(L·h)^-1,对TP去除速率分别为0.44 mg·(L·h)^-1和0.51 mg·(L·h)^-1。由此可见,经SiO2包覆后所制备的Fe3O4@SiO2,提高了其在水体的分散性,增大了与污泥的接触程度,极大促进了污泥经磁聚、吸附作用富集到其表面形成颗粒污泥,并利于脱氮除磷等微生物截留和附着,提高活性污泥反应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和去除速率。以上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索磁性纳米材料对SBR活性污泥脱氮除磷性能影响提供参考。
管蕾信欣刘琴杨豪刘洁罗彤樊馨宇袁佳颖
关键词: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泥沉降性能脱氮除磷
氮改性ZSM-5分子筛的苯吸附性能被引量:2
2021年
为解决固体吸附剂ZSM-5型分子筛对VOCs(挥发性有机物)吸附容量较低的难题,本文以ZSM-5型分子筛作为载体材料,尿素作为氮源,采用一步煅烧法制备得到氮改性ZSM-5分子筛.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比表面与孔隙分析仪(BET-BJH)等对氮改性ZSM-5分子筛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固定床探究了氮改性ZSM-5分子筛对苯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改性后分子筛的骨架结构未被破坏,氮通过尿素与分子筛上羟基间的相互作用成功引入到ZSM-5型分子筛上,所制备得到的氮改性ZSM-5分子筛具有典型的微孔结构. ZSM-5分子筛中引入的含氮官能团,不仅能作为新的吸附活性位点,还能提高苯在吸附剂孔道中的扩散速率.研究结果能为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VOCs吸附材料提供一定思路.
吴迪刘洁印红玲徐成华刘盛余刘建英
关键词:ZSM-5型分子筛尿素改性
胺/层状钛酸盐复合材料对CO2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CO2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采用有机胺-多孔载体复合材料吸附捕集CO2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将不同链长的烷基胺嵌入层状钛酸盐中制备得到一系列胺改性复合吸附剂并考察其CO2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呈现出优良的稳定性。样品在250℃以下不会发生分解;CO2吸附容量在150℃时达到48 mg/g,且5次吸附-脱附循环后无容量损失。胺-钛酸盐复合材料为研究开发新型高效的CO2吸附剂提供了新思路。
刘勇辉傅珏铭李钰刘洁唐念
关键词:复合吸附剂多孔载体钛酸盐烷基胺复合材料有机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