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曼玉

作品数:4 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缺血
  • 2篇脑缺血
  • 2篇赤芍
  • 1篇低氧
  • 1篇低氧诱导
  • 1篇低氧诱导因子
  • 1篇低氧诱导因子...
  • 1篇行气
  • 1篇行气活血
  • 1篇行气活血法
  • 1篇虚证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素
  • 1篇血管生成素-...
  • 1篇血管新生
  • 1篇阴虚
  • 1篇阴虚证
  • 1篇再灌注
  • 1篇治疗中风

机构

  • 4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辽宁省中医研...

作者

  • 4篇刘曼玉
  • 3篇乔铁
  • 3篇甘雨
  • 3篇马进
  • 3篇褚丽
  • 3篇袁媛
  • 3篇黄赫
  • 3篇田淼淼
  • 1篇崔英海
  • 1篇焦富英

传媒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川芎赤芍干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观察川芎赤芍对大鼠脑梗死再灌注后血管生成素-1(Ang-1)、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川芎赤芍低、高剂量组、银杏叶片组。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Ang-1,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缺血脑组织HIF-1a mRNA表达。结果:大鼠血清Ang-1测定:给药3d、7 d、14 d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3 d、7 d、14 d模型组与川芎赤芍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银杏叶组相比水平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IF-1a mRNA:给药3 d、7 d、14 d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表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3 d、7 d、14 d模型组与川芎赤芍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银杏叶组相比表达水平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赤芍可升高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中Ang-1的水平及缺血脑组织中HIF-1a mRNA的表达,提示川芎赤芍治疗脑梗死机制可能与促进血管新生有关。
马进甘雨袁媛黄赫乔铁崔英海刘曼玉褚丽田淼淼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血管新生ANG-1HIF-1A
祛痰化瘀颗粒治疗中风中经络恢复期风痰瘀阻兼肝肾阴虚证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祛痰化瘀颗粒治疗中风中经络恢复期风痰瘀阻兼肝肾阴虚证,了解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材料与方法:本课题收集了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兰店中医院、锦州市中医院和东港...
刘曼玉
关键词:中风风痰瘀阻证肝肾阴虚证
文献传递
行气活血法干预脑缺血大鼠对GFAP及Notch1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活血行气中药川芎赤芍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Notch1 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9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川芎赤芍组(实验组)、尼莫地平组(阳性对照组),采用"Longa线栓法"制成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GFAP,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Notch1 m RNA表达。结果: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GFAP显示:给药后3、7、14 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GFAP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3、7、14 d模型组与川芎赤芍组、尼莫地平组相比水平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otch信号通路中Notch1受体蛋白的表达:给药3、7、14 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Notch1 m RNA表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3、7、14 d模型组与川芎赤芍组、尼莫地平组相比表达水平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赤芍可显著升高血清中GFAP水平及脑组织中Notch1 m RNA的表达,其治疗脑梗死可能对脑缺血后神经元的修复新生起作用,进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马进甘雨袁媛黄赫焦富英乔铁刘曼玉褚丽田淼淼
关键词:GFAPNOTCH1行气活血
川芎赤芍对脑缺血大鼠血管生成素及低氧诱导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川芎赤芍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生成素-1(Ang-1)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赤芍组、尼莫地平组,以"Zea Longa线栓法"造成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川芎赤芍组给予川芎赤芍提取液,尼莫地平组给予尼莫地平溶液,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Ang-1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IF-1αm RNA的表达。结果 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Ang-1显示:给药3、7、14 d,模型组Ang-1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3、7、14 d,模型组Ang-1水平显著低于川芎赤芍组、尼莫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IF-1αm RNA显示:给药3、7、14 d,模型组HIF-1αm RNA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3、7、14 d,模型组HIF-1αm 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川芎赤芍组、尼莫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赤芍可显著升高血清中Ang-1水平及脑组织中HIF-1αm RNA的表达,其治疗脑梗死可能与促进脑血管新生有关。
马进甘雨袁媛黄赫乔铁刘曼玉褚丽田淼淼
关键词:血管生成素-1低氧诱导因子-1Α川芎赤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