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降雨
  • 3篇植被
  • 3篇模拟降雨
  • 2篇植被恢复
  • 2篇时空变化特征
  • 2篇土壤
  • 2篇土壤抗冲性
  • 2篇坡面
  • 2篇坡面产流
  • 2篇侵蚀力
  • 2篇人工模拟降雨
  • 2篇抗冲性
  • 2篇降雨侵蚀
  • 2篇降雨侵蚀力
  • 2篇红壤
  • 2篇产流
  • 1篇雨量
  • 1篇植被覆盖
  • 1篇植被覆盖度
  • 1篇植被恢复措施

机构

  • 8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福建省湿润亚...

作者

  • 8篇刘川
  • 6篇查轩
  • 6篇陈世发
  • 6篇黄少燕
  • 6篇王丽园
  • 6篇戴金梅
  • 4篇白永会
  • 2篇康佩佩
  • 1篇张婧
  • 1篇翟少华

传媒

  • 4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亚热带水土保...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严重侵蚀退化地植被恢复对土壤抗冲抗蚀性影响研究
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治理难度较大,水土流失已经严重制约该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发展。为探讨南方红壤区土壤抗蚀性和抗冲性特征,本文选取南方红壤丘陵区长汀县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采用野外调查、原状...
刘川
关键词:植被恢复措施土壤抗蚀性土壤抗冲性南方红壤丘陵区
文献传递
不同雨强条件下坡度对红壤坡面侵蚀的影响被引量:28
2017年
坡度是红壤坡面侵蚀的重要因子,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3个降雨强度(1.0,1.5,2.0 mm/min),3个坡度(10°,15°,20°)条件下坡度对红壤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影响。结果表明:(1)相同雨强下,坡面初始产流时间随坡度增加逐渐缩短,坡度与坡面径流量呈正相关关系;相同坡度下,随雨强增加初始产流时间及坡面径流量差异均减小。(2)坡度对红壤坡面含沙量的影响表现为平均产沙量随坡度增加而增大,其中15°坡度下坡面产沙过程波动较大。(3)坡度对坡面径流量的贡献率在60%以上,而坡度对坡面产沙量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通过分析不同降雨条件下坡度对红壤坡面侵蚀过程影响,以期为红壤水土流失地区的水土保持预测与措施布没提供相应理论参考。
王丽园王丽园查轩黄少燕陈世发刘川
关键词:红壤坡度模拟降雨坡面产流
福建省北部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解福建省北部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更好地监测福建省北部的水土流失变化,选取1980~2009年福建北部13个雨量站的逐日降水数据,估算研究区的降雨侵蚀力R值,分析福建省北部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福建省北部降雨侵蚀力年内分配集中在3~8月,呈弱双峰式分布;1980~2009年间福建省北部降雨侵蚀力的年际变化呈波动上升,30a内出现一次突变情况,年际变化自东向西逐渐降低且降雨侵蚀力分布不均,降雨侵蚀力高值集中于研究区西北与东部地区。
王丽园查轩陈世发戴金梅刘川
关键词:降雨侵蚀力
不同植被覆盖度对紫色土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被引量:23
2017年
为研究植被覆盖度对紫色土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探讨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坡面植被临界盖度问题,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紫色土坡面侵蚀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总体上,紫色土坡面产流量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大而减小,二者之间呈线性负相关,但是植被覆盖度在25%以下,径流量变化不明显,植被覆盖度达75%时,径流量处于较低的稳定值,明显低于植被覆盖度0%,25%,50%;(2)坡面侵蚀泥沙量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减少,二者呈二次项相关(R2=0.99),植被覆盖度25%以下对坡面减沙起到重要作用,50%的植被覆盖度是紫色土坡面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临界盖度;(3)侵蚀泥沙中以微团聚体(<0.25mm)为主,各级团聚体基本上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呈现减少趋势;(4)通过统计分析,植被覆盖度对产流、产沙量的影响均为极显著(p<0.01)。紫色土坡面植被覆盖度达到50%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戴金梅查轩黄少燕陈世发翟少华王丽园刘川
关键词:紫色土植被覆盖度产沙量人工模拟降雨
1980—2013年闽西地区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2
2017年
闽西地区是福建省土壤侵蚀重点防治区,为研究闽西地区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格局,根据1980—2013年闽西地区9个站点的逐日降雨数据,利用日雨量模型来计算降雨侵蚀力,采用线性回归、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检验和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DW)等方法对区域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闽西地区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为9 504 MJ·mm/(hm^2·h),与降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2)空间上西高东低,与降雨量分布规律基本一致;3)降雨侵蚀力的年内分布主要集中在3—8月,占到全年的80.12%;4)1980—2013年期间研究区降雨量呈微下降趋势,而整体上降雨侵蚀力呈略微增加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其在夏季呈现上升趋势,而在春秋冬3季呈现下降趋势;5)34年内降雨侵蚀力分别在1995和2002年发生突变。该研究可为该区域土壤侵蚀危险性评估和土壤侵蚀治理工作提供依据。
戴金梅查轩黄少燕陈世发刘川王丽园白永会
关键词:降雨量降雨侵蚀力
近30年闽北地区不同等级降水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
2017年
基于闽北地区1980~2009年17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数据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突变性分析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分析近30年来闽北地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时间上,闽北地区近30年降水量和降水天数变化呈略微下降趋势,其中2~4月降水量呈现显著的减小趋势,6、8、12月降水量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降水量突变发生时间在1988年、2007年。(2)春季小雨、中雨、大雨和夏季小雨、中雨以及秋季小雨等级降水量表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而夏季暴雨有明显增大趋势。闽北地区四季降水总时间和四季小雨以及春季、夏季中雨等级降水天数均出现明显减小趋势,而夏季暴雨天数呈现明显增加趋势。(3)空间上,闽北地区多年降水量及降水天数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各等级降水量及降水天数高值区位于该地区东北部的七步、寿宁、柘荣、光泽、浦城等地,低值区位于闽北地区东南部的洋中坂等地。
刘川查轩黄少燕陈世发康佩佩白永会戴金梅王丽园
关键词:降水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法
花岗岩红壤区不同治理模式土壤抗冲性因素试验被引量:14
2019年
为探讨花岗岩红壤区不同治理模式下的土壤抗冲性特性,得出适用于花岗岩红壤区水土保持效果最优的植被恢复模式,选取红壤丘陵区不同治理模式下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湿筛法、原状土冲刷法,在3种冲刷流量(1.5,2.5,3.5 L/min)下,对不同治理模式的土壤抗冲性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治理模式土壤抗冲系数由大到小分别为条沟草灌带>风水林>全坡面播草>芒萁地>封禁>裸露地>开垦地。治理措施封禁、风水林、全坡面播草、芒萁地、条沟草灌带的冲刷产沙量处于低水平平衡状态,3种冲刷流量(1.5,2.5,3.5 L/min)下,其变化范围分别为0.01~1.12,0.02~1.53,0.02~2.57 g;CK1和CK2冲刷产沙量最大,其冲刷产沙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08~65.20,0.07~60.56,0.24~80.60 g。(2)条沟草灌带和风水林的土壤总孔隙度、>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根系表面积、体积、根长和生物量分别占所有治理模式的37.08%,80.38%,44.15%,45.12%,52.11%,57.91%。(3)条沟草灌带和风水林的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根长密度和根重密度均较大,分别占所有治理模式的55.76%,44.06%,52.18%,54.91%。说明条沟草灌带和风水林水土保持效果较优,研究结果为控制红壤区水土流失和揭示相关侵蚀机理提供参考。
孙丽丽査轩黄少燕陈世发白永会白永会常松涛
关键词:土壤抗冲性植被恢复土壤侵蚀根系土壤团聚体
保水剂施用方式对花岗岩红壤坡面水土保持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为了获得保水剂对花岗岩红壤坡面水土保持效果最佳的施用方式,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方法,开展保水剂混施、层施和沟施等施用方式对红壤坡面侵蚀的产流产沙过程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花岗岩红壤坡面施加保水剂后可降低坡面产流、产沙量,延缓产流时间。当雨强为1.0mm/min时,保水剂与土壤混合施用对降低坡面径流及产沙量的影响更为显著。与对照坡面相比,混合施用坡面累积径流降低34%,累积产沙量减少48%;雨强为1.5mm/min时层施保水剂对降低坡面径流及产沙量作用更显著。与对照相比,层施保水剂坡面累积径流降低46%,累积产沙量减少67%。(2)红壤坡面中混合施加保水剂能够增加坡面入渗率,减少坡面径流,增加土壤含水量,发挥了良好的蓄水保土效益。(3)相关性分析表明,保水剂不同施用方式下花岗岩红壤坡面累积产流、产沙量呈现显著相关(P<0.05),坡面累积径流量和累积泥沙量间构成幂函数模型。研究结果为花岗岩红壤坡面应用保水剂控制水土流失和揭示相关机理提供参考。
刘川刘川查轩黄少燕戴金梅康佩佩白永会戴金梅
关键词:保水剂坡面产流人工模拟降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