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晓斐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温度
  • 2篇酶联
  • 2篇酶联免疫
  • 2篇酶联免疫吸附
  • 2篇酶联免疫吸附...
  • 2篇免疫吸附
  • 2篇抗体
  • 2篇高通量
  • 1篇型胶原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显微镜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骨转移
  • 1篇前胶原
  • 1篇羧基
  • 1篇温湿度
  • 1篇细胞
  • 1篇显微镜
  • 1篇腺癌

机构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4篇于晓斐
  • 3篇姚玉虹
  • 3篇迟伟群
  • 2篇姜晓峰
  • 2篇江跃红
  • 2篇许铁
  • 1篇张明岩
  • 1篇隋晓凤
  • 1篇张超民
  • 1篇梁红艳
  • 1篇王硕
  • 1篇杨丹
  • 1篇吕晓峰
  • 1篇李晓霞

传媒

  • 2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探索双重荧光染色并利用两种不同显微镜在Hep-2细胞上观察抗核抗体荧光模式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索荧光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以及双重荧光染色法在Hep-2细胞上观察抗核抗体荧光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上抗核抗体呈阳性的血清样本结合到抗原片上,先后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和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两种荧光染料孵育,之后在两种不同的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FITC荧光出现的部位是抗原抗体结合处,DAPI荧光出现的部位为细胞核,当通过DAPI荧光对细胞核定位后,可使得FITC的荧光模式更易于观察。本实验通过利用两种荧光标记的方法在两种显微镜上分别观察了斑点型、均质型、着丝点型、核点型、核膜型、胞浆颗粒型——抗高尔基体抗体。结论综合各种因素,利用双荧光染色法染色,并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对于在Hep-2细胞上观察抗核抗体荧光模式最具临床价值。
王硕梁红艳姚玉虹迟伟群江跃红吕晓峰许铁于晓斐姜晓峰
关键词: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抗核抗体
温度和湿度对高通量ELISA系统检测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的S/CO值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低温湿度对高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系统检测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两种不同厂家的高通量ELISA检测系统,并对这两种检测系统进行性能验证。将每日室内HIV抗体弱阳性定值质控分别在这两种系统上进行检测;记录每日室内温湿度及定值弱阳性质控的S/CO值。选取自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期间的温湿度及质控数据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温度在18℃~22℃及湿度在20%~39%时高通量ELISA系统检测值S/CO与预期值差别不显著,温度在10℃~17℃或湿度在12%~19%时检测值明显低于预期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温度与检测S/CO值成正相关,湿度与检测S/CO值成负相关。结论低温度低湿度降低高通量ELISA系统检测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的S/CO值。
于晓斐张明岩杨丹
关键词:温度
骨标志物在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与疗效观察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I型胶原交联羧基氨基端肽(B—CrossLaps)和总骨1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在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与疗效观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电化学发光法对B—CrossLaps、P1NP、CA15—3进行定量检测。57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按转移灶多少分为2组,分别为骨显像轻度异常组(I组)36例与骨显像明显异常组(Ⅱ组)21例。结果骨转移组β—CrossLaps、P1NP两种血清标志物较无骨转移组与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两种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随转移灶增加两种标志物水平也有升高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叭)。而各组间及治疗前后CA15—3无显著变化(P〉0.05)。骨标志物B—CrossLaps、P1NP对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灵敏度分别达到71.25%与64.05%,特异性分别达到88.00%与81.99%,均高于骨显像所显示结果的50.32%和61.17%。结论血清骨标志物β—CrossLaps、P1NP水平可以反映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病情变化,并可以运用于疗效监测,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迟伟群王福莉隋晓凤于晓斐张超民姚玉虹
关键词:乳腺癌骨转移
温湿度对高通量ELISA检测系统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影响的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探讨环境温湿度对高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系统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两种不同厂家的高通量ELISA检测系统,首先,对这两种检测系统进行性能验证。然后,自2012年12月1日2013年11月30日期间,每日应用室内定值弱阳性质控分别在这两种系统上对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检测;记录每日室内温湿度及定值弱阳性质控的S/CO值。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于高通量Addcare ELISA 600检测系统,根据温湿度不同进行分组,将各组定值弱阳性质控值(S/CO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按温度分组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05,P=0.0001),按湿度分组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23,P=0.0043);利用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温湿度对检测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湿度相同的情况下,温度每升高1℃,S/CO值增加0.043,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湿度每增加1%,S/CO值减少0.007。对于高通量Freedom evolzyer检测系统,根据温湿度不同进行分组,将各组定值弱阳性质控值(S/CO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按温度分组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0.27,P〈0.0001),按湿度分组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99,P〈0.0001);利用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温湿度对检测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湿度相同的情况下,温度每升高1℃,S/CO增加0.037,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湿度每增加1%,S/CO减少0.005。,结论(1)温度在18~22℃及湿度在20%~29%、30%~39%时检测值与预期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温度在8~12℃、13~17℃,及湿度在10%~19%时检测值与预期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温度与S/CO值成正相关,湿度与S/CO值成负相关。
李晓霞迟伟群姚玉虹于晓斐江跃红许铁姜晓峰
关键词:温度梅毒螺旋体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