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雷鸣
-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混合溶剂法合成粒径可控氧化铈纳米粉体
- 高品质氧化铈纳米粉体因其具有相对优良的性能、较为低廉的成本而在精细抛光粉,催化剂,紫外吸收剂等领域得以广泛的应用。旨在进一步提升氧化铈纳米粉体的使用性能,关键在于合成氧化铈纳米粉体的粒径大小及分布的控制。为此,寻求制备粒...
- 颜雷鸣陈秀雷王绳芸李玉青刘俊亮张明
- 关键词:氧化铈抛光粉
- 文献传递
- 静电凝聚法制备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氧化铈核壳纳米复合材料被引量:1
- 2015年
- 致力于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P(St-co-AA))微球/氧化铈核壳纳米结构的制备,以无皂乳液聚合制备的P(St-co-AA)微球为负电组成,水热法合成的氧化铈纳米粉体为正电组成,设计了静电凝聚法复合工艺,对复合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结果表明:采用无皂乳液聚合制备的P(St-co-AA)微球呈正球形,颗粒尺寸均一,尺寸在160~390nm范围内可控;以CTAB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法在100℃条件下成功制得了颗粒尺寸在10~20nm的氧化铈纳米粉体。在水溶液体系中,在静电凝聚作用下,所制备氧化铈在P(St-co-AA)微球表面紧密堆积,形成了P(St-co-AA)/氧化铈核壳结构。可通过调节P(St-co-AA)微球的尺寸与负电性以及复合过程中pH值来调控所得核壳结构形貌。正负颗粒电性的匹配是构筑核壳结构的关键,一味地增加颗粒表面正电性或负电性对于实现调控复合过程形成纳米核壳结构并非有利。当苯乙烯与丙烯酸单体比例为10∶1时所得P(St-co-AA)微球在pH 2.0~3.0下所得核壳结构形貌均一,分散性较好。
- 潘冬俊杨文盼陈秀雷颜雷鸣张兴凯刘俊亮张明
- 关键词:核壳结构PH值氧化铈
- 静电凝聚法制备PSA/氧化铈核壳纳米复合材料
- <正>旨在制备高效、稳定的电致流变液,本文设计以无皂乳液聚合所得表面负所得苯乙烯-丙烯酸嵌段共聚(PSA)微球及水热法合成表面正电的氧化铈纳米粉体原料,采用静电凝聚法成功制备了苯乙烯-丙烯酸共聚微球(PSA)/氧化铈核壳...
- 潘冬俊杨文盼陈秀雷颜雷鸣张兴凯刘俊亮张明
- 关键词:核-壳结构PH值
- 文献传递
- 静电凝聚法制备PSA/氧化铈核壳纳米复合材料
- 潘冬俊杨文盼陈秀雷颜雷鸣张兴凯刘俊亮张明
- 关键词:核-壳结构PH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