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组织
  • 1篇休克
  • 1篇源性
  • 1篇溶血
  • 1篇溶血性输血反...
  • 1篇输血
  • 1篇输血反应
  • 1篇内源性
  • 1篇内源性硫化氢
  • 1篇胱硫醚
  • 1篇胱硫醚-Γ-...
  • 1篇内毒
  • 1篇内毒素
  • 1篇内毒素休克
  • 1篇抗体筛查
  • 1篇肌组织
  • 1篇变化及意义
  • 1篇不规则抗体
  • 1篇不规则抗体筛...

机构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2篇仝东霞
  • 2篇韩碧清
  • 1篇汪辉
  • 1篇陈曦
  • 1篇王新春
  • 1篇苗美娟
  • 1篇徐新兵
  • 1篇王京华
  • 1篇李吉和
  • 1篇刘菲

传媒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内毒素休克大鼠心肌组织中H_2S/CSE体系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内毒素休克大鼠血浆中硫化氢(H2S)含量变化和心肌组织中H2S/CSE体系变化及其改变的意义。方法采用静脉注射脂多糖(LPS)的方法制备内毒素休克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LPS+炔丙基甘氨酸(propargylglycine,PPG,H2S代谢酶抑制剂)组、LPS+NaHS(H2S供体)组。观察给药后4 h内大鼠颈动脉平均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的变化,根据血压入选动物模型。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H2S含量,并测定心肌组织中H2S含量及测定CSE的酶活性,运用RT-PCR方法,对CSE表达情况进行半定性分析。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组大鼠血压迅速下降,血浆H2S含量显著增高,且血浆中H2S含量与血压呈显著负相关,LPS注射后1、2、4 h时相关系数分别为-0.936、-0.913和-0.908(均P<0.05);心肌组织中H2S含量明显升高,CSE活性和CSE mRNA表达也明显升高,并出现心肌组织损伤;②给予NaHS后,与LPS组相比,大鼠血浆H2S含量增高,血压明显下降(均P<0.05),心肌组织损伤加重,心肌组织中H2S含量、CSE活性及CSE mRNA的表达增高;③给予PPG后,与LPS组相比,能显著抑制血浆H2S含量的增高,并可显著减轻LPS所致的血压下降(均P<0.05)和心肌组织损伤,降低心肌组织中H2S含量、CSE酶活性及CSE mRNA的表达;④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组和LPS+NaHS组CSE 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而LPS+PPG组则表达降低。结论内源性硫化氢(H2S)作为一种损伤性因素参与了内毒素休克的病理生理过程,且心肌组织中H2S/CSE体系参与了心肌损伤过程并造成心脏功能下降。
李吉和仝东霞徐新兵韩碧清王新春
关键词:内源性硫化氢胱硫醚-Γ-裂解酶内毒素休克大鼠心肌
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临床输血的意义被引量:22
2010年
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对2009年5月至10月间本院6300例输血患者做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筛检阳性者做进一步鉴定,分析抗体特异性,总结各抗体出现频率。结果:半年来检测病例6300例,检测出不规则抗体阳性9例,阳性率0.14%,其中抗-D抗体2例,抗-DC抗体1例、抗-E抗体2例,抗-e抗体1例,抗-M抗体3例。还检测出自身抗体3例及高度冷凝集1例。结论:不规则抗体筛选应作为输血前检查之常规,对保障临床用血、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汪辉王京华苗美娟仝东霞刘菲韩碧清陈曦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抗体筛查溶血性输血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