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永进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行为偏好
  • 1篇幼鱼
  • 1篇中华绒螯
  • 1篇中华绒螯蟹
  • 1篇绒螯蟹
  • 1篇生理
  • 1篇生态学评价
  • 1篇水产
  • 1篇水产种质
  • 1篇水生动物
  • 1篇偏好
  • 1篇栖息
  • 1篇栖息地
  • 1篇种群
  • 1篇资源保护区
  • 1篇鳜鱼
  • 1篇环境因子
  • 1篇集群
  • 1篇集群行为
  • 1篇浮游

机构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4篇陈永进
  • 3篇徐东坡
  • 3篇施炜纲
  • 2篇段金荣
  • 2篇刘凯
  • 1篇张敏莹
  • 1篇周彦锋
  • 1篇汪珂
  • 1篇陈永进

传媒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群体大小对鳙幼鱼的集群行为影响
2022年
集群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大约有一半的鱼类一生中有部分或全部生活在鱼群中,为研究群体大小对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幼鱼集群行为的影响,选取了鳙幼鱼,利用Lolitrack软件比较不同尾数实验鱼群体的自发游泳速度以及空间分布的差异。研究发现:鳙幼鱼的自发游泳速度多分布在0~6 cm/s,1、2、4、8不同尾数实验鱼群体的平均速度无显著差异。各实验组的同步性都较高,且随着群体规模的上升有显著下降趋势,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焦点鱼与群体中其它实验鱼的最近邻距离(NND)和平均邻距离大多分布在2~8 cm和4~14 cm,2尾鱼的NND显著大于4尾和8尾(P<0.05)。群体大小为2尾和4尾实验组的排列极性为83%、88%,显著高于8尾实验组68%(P<0.05)。研究结果表明,鳙幼鱼具有明显的集群性特征,群体的大小对鳙幼鱼自发游泳速度的影响较小,但对同步性、NND以及排列极性(即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本次研究探讨了群体大小对鳙鱼集群参数的影响,对经济鱼类的生态养殖和渔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赵涵婧韩建蓉金渝钦陈永进
关键词:集群行为
鱼类早期资源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3年
鱼类早期生活史主要指从胚胎到稚鱼期的早期阶段,其资源量可反映鱼类繁殖规模及种群数量变动趋势,近年来在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并迅速发展。系统回顾了多年来国内外对鱼类早期资源的研究概况,重点综述了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分子生物学、生理生化、种群数量变动机制及时空分布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相关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汪珂刘凯徐东坡段金荣张敏莹陈永进施炜纲
关键词:生理种群
水生动物对环境因子行为偏好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行为是水生动物适应环境所做出功能性调节的表现。文章以水生动物的主要类群鱼类和甲壳类为主,综述了栖息地内各类环境因子(温度、溶氧、盐度、浊度、氨氮、光、声、底质、水流和生物等)同水生动物游泳行为、繁殖行为、攻击和残食行为、种群行为等行为之间的适应性偏好关系,提出了利用水生动物的偏好行为反应其对栖息地环境的选择适应性。展望了行为学研究方法也需要向着多因子、计算机视觉辅助、野外场景构建等更贴实际的方向发展。
陈永进徐东坡施炜纲
关键词:水生动物环境因子行为偏好栖息地
中华绒螯蟹、鳜鱼保护区浮游动物群落特征与水质生态学评价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解和监测中华绒螯蟹、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为更好的建设保护区和保护区内的水生生物资源,于2013年6月在保护区内均匀设置20个采样点,对该保护区水域水质和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水域水质处于轻度污染,但在空间上有一定的差异,有富营养化的趋势。水质综合营养状态为贫营养,定性评价为优,为Ⅰ、Ⅱ类水。(2)在中华绒螯蟹、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共检出浮游动物4门22种,其中原生动物种类数最多,为9种,占浮游动物总种类的40.91%;轮虫种类数次之,为5种,占浮游动物总种类的22.73%;桡足类和枝角类均为4种,占浮游动物总种类的18.18%。优势种主要集中在桡足类的湖泊美丽猛水蚤(Nitocralacustris)和英勇剑水蚤(Cyclops strenuus)以及原生动物盘状匣壳虫(Centropyxisdiscoides)、半球法帽虫(Phryganellahemisphaerica)和树状聚缩虫(Zoothamniumarbuscula)。保护区浮游动物密度为6.00-16.00 ind./L,平均密度为10.65 ind./L,生物量0.35-1.98 mg/L,平均含量为0.87 mg/L。保护区水域浮游动物多样性为Ⅳ较丰富,生物多样性阀值水域水质大致处于轻污染。保护区浮游动物Shannon指数平均值为2.57,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93,丰富度平均值为2.58。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各采样点水质总体较好但在空间上有一定的差异;浮游动物物种的群落多样性丰富、群体结构的较稳定。
陈永进周彦锋徐东坡刘凯段金荣施炜纲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浮游动物生态学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