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辉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蚌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同源性
  • 2篇同源性分析
  • 2篇耐药
  • 1篇药物敏感
  • 1篇药物敏感性
  • 1篇药物敏感性试...
  • 1篇致病
  • 1篇致病性弧菌
  • 1篇致泻
  • 1篇致泻性大肠埃...
  • 1篇食源
  • 1篇食源性
  • 1篇水产
  • 1篇水产品
  • 1篇污染
  • 1篇污染情况
  • 1篇细菌
  • 1篇敏感性
  • 1篇耐药状况
  • 1篇弧菌

机构

  • 4篇蚌埠市疾病预...
  • 1篇安徽省疾病预...
  • 1篇阜阳市疾病预...
  • 1篇马鞍山市疾病...

作者

  • 4篇郭辉
  • 2篇付广林
  • 2篇马玲敏
  • 1篇李春
  • 1篇王利
  • 1篇刘国洲
  • 1篇董娟
  • 1篇栗薇薇
  • 1篇王立新
  • 1篇孟昭倩
  • 1篇王媛媛

传媒

  • 3篇安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蚌埠地区2011~2016年发热伴呼吸道症候群细菌病原谱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蚌埠地区发热伴呼吸道症候群细菌性病原谱的构成特征。方法按照科技重大专项监测技术方案收集患者痰液、咽拭子、血液、尿四份样本,痰液、血液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SA)、肺炎克雷伯氏菌(KP)、铜绿假单胞菌(PA)、A组链球菌(GAS)、肺炎链球菌(SP)、流感嗜血杆菌(HI)、军团菌(LB)七种细菌的培养,培养阴性者再对标本进行上述七种病原菌和肺炎衣原体(CP)、肺炎支原体(MP)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核酸检测;咽拭子样本进行CP、MP的核酸检测;尿液标本用胶体金法进行SP及LB的特异抗原快速检测。结果 241份痰液样本细菌培养有1份样本分离出SA,痰液样本9种病原菌荧光PCR核酸检测,SP阳性率为19.09%、HI阳性率10.79%、MP阳性率7.88%、KP阳性率6.64%、SA阳性率6.22%、PA阳性率5.39%、GAS阳性率2.9%、CP阳性率2.07%,LB未检出;268份血液样本培养全部阴性,核酸检测,HI阳性率1.49%,SA和PA均为1.13%;269份咽拭子标本核酸检测CP阳性率2.6%、MP阳性率2.23%;267份尿标本检测结果 KP阳性率0.75%、LB未检出。结论蚌埠市发热伴呼吸道症候群患者病原菌以SP为主,其次是HI,MP、KP、SA、PA感染率水平相差不大,GAS和CP感染率较低。
刘国洲付广林郭辉董娟
关键词:病原谱细菌核酸
8株霍乱弧菌耐药状况及RAPD同源性分析
2011年
目的分析蚌埠市2010年霍乱弧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同源性,为霍乱防控提高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安徽省蚌埠市O1/O139群霍乱病例分离株8株,采用WHO推荐的改良Kirby—Bauer纸片法,分析霍乱弧菌对15种抗生素在体外的药物敏感性;应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RAPD)技术对其作分子流行病学分型和同源性分析。结果所有O1/O139群霍乱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丁胺卡那、庆大霉素、舒普生、氧哌嗪青霉素、头孢曲松、亚胺培南均100%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强力霉素均100%耐药。O139群霍乱弧菌在氯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的敏感度上与O1群霍乱弧菌有一定的差异。根据随机扩增多态DNA聚类分析可以将检出的O1/O139群霍乱弧菌分为2个型别。结论 O139群霍乱弧菌耐药率较O1群霍乱弧菌高,应根据不同菌型选择相应的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分离的O1群霍乱弧菌有同源性。
付广林马玲敏王立新郭辉王媛媛
关键词:霍乱弧菌药物敏感性试验RAPD同源性分析
蚌埠市2018年水产品致病性弧菌污染情况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了解蚌埠市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的污染情况、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为食源性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集蚌埠市农贸市场、超市、饭店水产品样品,依据《2018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水产品中的副溶血弧菌、霍乱弧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河弧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采用荧光PCR方法检测副溶血弧菌不耐热溶血素(TLH)、耐热性溶血素(TDH)、耐热相关溶血素(TRH)和TOXR基因。结果共采集水产品2 00份,检出致病性弧菌93株,阳性数为80份,阳性率为40.0%,其中副溶血弧菌检出率22.5%、霍乱弧菌检出率3.5%、创伤弧菌检出率0.5%、溶藻弧菌检出率17.0%、河弧菌检出率3.0%;全部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均为阴性。结论 5种致病性弧菌在蚌埠市水产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以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最为严重。
郭辉朱烁韩雪马玲敏
关键词:水产品致病性弧菌
安徽省临床分离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主要流行基因型及同源性分析被引量:12
2022年
目的了解安徽地区临床分离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的耐药状况、基因同源性及主要基因型。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进行基因型检测和同源性分析。结果268株DEC中,57.1%为多重耐药菌,其中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118株,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ETEC)98株,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47株,3种病理类型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氨苄西林83.9%、73.5%、78.7%,萘啶酸65.3%、75.5%、34.0%,头孢唑林53.4%、35.7%、34.0%,四环素61.0%、31.6%、74.5%,复方磺胺甲口恶唑63.6%、23.5%、46.8%,氨苄西林/舒巴坦28.0%、9.2%、29.8%,庆大霉素34.7%、7.1%、34.0%,氯霉素22.9%、5.1%、21.3%,环丙沙星18.6%、4.1%、14.9%;2株EAEC和1株ETEC对亚胺培南耐药。55株EAEC分为35个ST型,优势基因型是ST10(14.5%);55株ETEC分为14个ST型,优势基因型是ST48(32.7%)和ST218(16.4%);15株EPEC分为12个ST型,优势基因型是ST28(13.3%)、ST517(13.3%)和ST2088(13.3%)。微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55株ETEC中,马鞍山市分别有5、3、2、2株菌100%同源,合肥市有5株菌100%同源;55株EAEC中,阜阳市、滁州市各有2株菌100%同源;15株EPEC中,有2组2株菌100%同源,分离自马鞍山市。50株EAEC PFGE同源性聚类分析结果为:100%同源有2株,分离自蚌埠市,其余菌株同源性均在90%以下;21株EPEC的基因同源性均在75%以下;30株ETEC、3株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和5株ETEC+aEAEC的基因同源性达97.6%、93.6%各2株,其余菌株同源性都在90%以下。结论本研究发现安徽省临床分离的DEC耐药情况较严重,其中EAEC的耐药率高于EPEC和ETEC,ETEC的耐药率在各致病型中最低。分子分型检测发现本地区临床分离的DEC基因型较分散,在各致病型中,ETEC的基因型相对集中。微进化树分析提示ETEC存在地区同源性感染。在分子分型技术上,MLST能区分出优势基因型和聚集�
李春孟昭倩王利郭辉栗薇薇
关键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基因型同源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