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康妮
-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艺术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中央陶瓷试验场与《中央陶瓷实验场工作报告》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是随中央研究院的建立而成立的,周仁任所长。周仁先生是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界的先驱。先生不仅是我国钢铁冶金科学技术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我国陶瓷科学技术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在工程研究所时期,周仁设立了中央陶瓷试验场,就开创了中国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的先河,对我国历代名瓷做了大量的实地调查考察和现代化学分析,出版了《中央陶瓷实验场工作报告》积累了宝贵的科学资料。近代中央陶瓷试验场的建立,使得中国学者开始用西方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国传统陶瓷。并促使陶瓷的制造工艺发生了改变,在完全传统的方法中融入了西方科学的方法。这是中国传统陶瓷技术西化的开始。
- 郑康妮
- 周仁院士与《景德镇瓷器的研究》的历程及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在相关文献的引导下,查阅了有关文献和机构档案资料,研究了《景德镇瓷器的研究》的缘起、项目提出及变更、实施过程等。周仁院士对中国古瓷有长期的思考,在1954年景德镇的“建国瓷”制作和“中德技术资料合作”的触及下,提出“中国古瓷的研究”项目;后经赖其芳建议,改称为“中国瓷器的研究”。他设计该项目为长期的系统研究,分为三步进行:细瓷、铜红釉、从陶进化到瓷。《景德镇瓷器的研究》是该项目的第一部分。在周仁先生的培养下,李国桢、李家治和郭演仪等继续完成了该项目,并将中国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带入到以微观的纵深研究为主流、趋于宏观的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新阶段。
- 郑康妮
- 关键词:景德镇瓷器古陶瓷
- 近代陶瓷科学技术在景德镇的传播被引量:5
- 2013年
- 本文回顾了清代中晚期后中国陶瓷技术从全盛走向停滞和西方近代陶瓷科学产生的历史,分析了近代陶瓷科学技术在景德镇传播的历程,界定了景德镇古陶瓷技术与其现代陶瓷技术的分界.指出:从清末到20世纪50年代,经过50余年的艰苦奋斗,近代陶瓷科学技术才在景德镇陶瓷业得以传播和推广应用;在这个历程中,一批近代陶瓷教育的先驱们起着巨大的作用;上世纪50年代政府设立的陶瓷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才能真正使中国陶瓷技术传统转变为科学。
- 郑乃章李原野郑康妮莫云杰苗立峰
- 郑作新的鸟类学科学普及历程
- 2022年
- 郑作新是我国近当代著名的鸟类学家和科普专家。从郑作新院士的生平和传记入手,结合相关档案资料,就其鸟类学科普工作进行梳理。郑作新的科普工作主要有三个阶段:1930—1948年间,以“鸟类习性”为中心的鸟类学本土化的科学常识传播;1949—1976年间,以探索“鸟禽益害”为中心的服务社会生产实践的科学普及;1977—1998年间,以创造“鸟类良好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爱鸟护鸟全民科学普及。郑作新以鸟类学研究为基础,积极从事鸟类学知识的社会普及,不愧为当代兼具科学家和科普家的优秀学者。
- 郑康妮
- 关键词:鸟类学
- 景德镇青白瓷釉的仿制被引量:7
- 2009年
- 本研究采用现代制瓷工艺,选用景德镇附近所生产的陶瓷原料,在梭式窑中烧成,仿制了景德镇青白瓷釉,基本达到了宋、元时期青白瓷釉的效果。实验中主要探讨了不同瓷石种类、原料配比、铁含量对青白瓷釉呈色的影响。得到较好的配方为:南港瓷石用量为85%左右,釉灰用量为15%左右,紫金土用量为外加5~7%。
- 曹春娥饶宗旺陈云霞吴隽郑康妮曹建文
- 关键词:青白釉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