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春红
-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发病6 h内行rt-PA溶栓治疗。应用动脉闭塞评分评价溶栓效果,根据溶栓效果将患者分为有效组(A组)与无效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收缩压、甲状腺激素T3水平、发病至治疗时间(OTT)、心源性卒中例数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t-PA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A组患者血糖、收缩压、甲状腺激素T3水平、OTT及NIHSS评分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源性卒中比例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OTT与溶栓效果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76与-0.083,P均<0.05);甲状腺激素T3水平与溶栓效果呈正相关(r=0.037,P<0.05)。A组患者治疗后24 h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比例及7 d转归良好比例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HSS评分、甲状腺激素T3水平及OTT是rt-PA溶栓治疗AIS的独立影响因素,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 孙丽陈敬贾春红梁峰酒泉左光耀郝国东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
- TEG参数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的关系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参数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选择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患者分成轻度组(NIHSS评分<6分,44例)、中度组(NIHSS评分6~16分,32例)、重度组(NIHSS评分>16分,30例);并选取同期4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TEG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凝固角(α角)、最大振幅(MA)、凝血指数(CI)],并对比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的TEG参数。结果观察组R(5.53±0.68)min、K(2.01±0.09)min短于对照组的(6.51±0.73)、(2.15±0.15)min,α角(62.85±2.69)°、MA(68.53±3.51)mm大于对照组的(61.25±2.15)°、(62.41±3.1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患者R、K长于中度组、重度组,α角、MA小于中度组、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患者R、K长于重度组,α角、MA小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C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G参数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可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予以评估,对于临床针对性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 贾春红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病情进展
- 青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并发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讨无常规血管危险因素的青年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11月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初次诊断为TBM患者临床资料,依据磁共振成像检查是否并发脑梗死将患者分为并发脑梗死组(25例)和无脑梗死组(83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脑脊液检查、影像学表现,采用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TBM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并发脑梗死组患者TBM病程长于无脑梗死组,TBM分期2~3期、脑神经麻痹及脑膜强化比例高于无脑梗死组[76.0%(19/25)比38.6%(32/83)、32.0%(8/25)比8.4%(7/83)、40.0%(10/25)比19.3%(16/83)](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BM分期是TBM并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3.397,95%置信区间:1.132~10.192,P=0.029)。结论TBM病程、TBM分期、脑神经麻痹及脑膜强化是无常规血管危险因素的青年TBM患者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而TBM分期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 贾春红许超孙丽许丽娜
-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脑梗死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