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玉卿
- 作品数:13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临沂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临沂市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自1998年以来,临沂市高等教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教育规模急剧扩大,办学结构初步调整。但目前也暴露出诸多矛盾,主要是高等教育规模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教育质量亟待进一步提高等。为此,临沂市采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战略,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体系;实施高等教育提升战略,以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为主题,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构建省财政拨款为主、市财政拨款和社会捐助为辅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完善高等教育投资结构,以加快高等教育发展。
- 蔡玉卿孔霞
- 关键词:地方高等教育教育质量
- 促进大学与区域社会互动——“第五届大学经营国际论坛”综述
- 2011年
- 2010年10月23~24日,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临沂师范学院、剑桥大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大学经营国际论坛”在山东临沂师范学院隆重召开。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巴西、瑞典、韩国等国外40多所高校和国内35所高校、10余家企业的领导专家与企业界CEO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 张忠年蔡玉卿
- 关键词:社会
- 大数据驱动式社会监督:要素、逻辑与策略被引量:6
- 2020年
- 在信息时代,大数据成为政治科学的基础性资源,不仅上升为权力本体,而且成为推动社会监督从经验驱动型转向数据驱动型的核心要素,催生大数据驱动式社会监督机制,聚焦数据权力体系,实现社会监督的情景化、可视化与智能化等。大数据驱动的核心要素涵盖驱动源、驱动强度和驱动阈值三部分,重塑社会监督的逻辑起点,衍生出监督思维的数理逻辑、价值的建构逻辑和决策的人机互动逻辑,重构社会监督的数据链、问题链、情景链和价值链。为此,通过治理结构和权力流程的再造,重塑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基于数据模块的功能分类,重塑公域与私域边界;以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效应,优化社会监督的价值诉求,从而提升社会监督的精准性和叙事性。
- 蔡玉卿
- 关键词:大数据数理逻辑社会监督
- 大数据时代的社会监督叙事论纲
- 2024年
- 大数据时代的社会监督叙事正从话语叙事转向权利叙事,催生大数据驱动式社会监督叙事机制。这种机制由数字国家叙事场域、数字社会叙事场域和公共数据叙事场域的交互作用而形成:一方面展现出建构性、泛在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将权力来源合法性拓展为涵盖来源合法性与叙事合法性的复合型权力合法性。数据权利叙事沿着数据链传播,形成脱域和脱时的网络舆情与网络舆论,产生强大的社会能量。因此,推动社会监督叙事的法治化、制度化和叙事议程的优化,就成为其实践进路的必然选择。
- 蔡玉卿
- 关键词:大数据社会监督叙事机制
- 基层廉政风险网格化管理机制:突出问题及路径选择被引量:2
- 2015年
- 基于风险管理理论和网格化管理理论,明确基层廉政风险网格化管理机制的内涵,针对实践中职能部门对网格化管理的社会意义关注不够、廉政风险网格化管理体制机制缺失、廉政风险防控法治化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构建廉政风险网格化管理体制、制度体系和法治体系,以提高廉政风险防控的科学性。
- 蔡玉卿
- 关键词:廉政风险防控网格化管理
- 大数据时代的社会监督重构:逻辑、向度及规制被引量:7
- 2021年
- 在信息时代,大数据带来社会监督的解构和重构,一方面成为政治科学的新的基础性资源,已转变为权力本体;另一方面又以大数据权利的形态呈现,带来大数据权力与大数据权利的统合关系。这种统合关系决定大数据对经验驱动式社会监督重构的向度和路径。从重构向度看,大数据基于权力共享的价值向度、社会权利多维的主体向度、公共数据的权属向度,超越经验驱动式社会监督,催生大数据驱动式社会监督,聚焦权力关系,实现社会监督的情景化、可视化与智能化等。从重构路径看,大数据以抽象所有权和具体所有权的划分构建数字国家与数字社会关系,以大数据所有权和用益权的二元结构重塑公域与私域关系,以一体化数据平台推动社会监督制度平台化和社会监督平台制度化,从而提高社会监督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 蔡玉卿
- 关键词:社会监督
- 制度化规约网格化管理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路径选择
- “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调结构,转方式、保民生的决策在各个领域向纵深推 进,反腐倡廉建设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廉政风险防控面临大量新问题,主要是职能部门基于网 格化管理理论对廉政风险的科学预警水平往往滞后于快速变化的发展环境...
- 蔡玉卿阚积军
- 关键词:廉政风险防控网格化管理
- 基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党员干部培育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针对党员干部培育中存在的特色培育策略不明显、制度安排的科学性亟待提升等突出问题,研究党员干部培育的理论逻辑,构建党员干部自主教育机制,以及网格化管理体系等,对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大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 蔡玉卿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生成的向度、逻辑及路径
- 2024年
- 大数据作为一种基础性资源进入国家治理体系,已成为思考大数据政治及政治信仰的新视角。大数据政治重塑传统政治的结构功能、组织形态和运行机理,推动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生成范式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形成数据驱动式政治信仰认同模式。一方面,大学生凭借大数据技术,极力推崇政治信仰的主体数据化向度和价值数据化向度,沿着认知的数理逻辑、评判的价值逻辑和行动的建构逻辑展开;另一方面,大学生不断将现实生活编码,并将其转置为政治信仰的可视化场景,从而源源不断地获得动力。文章基于大学生需求、代际差异及算法民主,构建数据化生产机制、网络化传播机制及程式化反馈机制,创新政治信仰生成链条。
- 蔡玉卿刘杨
- 关键词:政治信仰数理逻辑
- 网格化管理视角下社会监督的逻辑、困境与超越被引量:18
- 2018年
- 网格化管理和社会监督基于权力合作、国家与社会的互动而日趋耦合,催生具有网络化治理特点的社会监督模式,其中蕴含合乎权力监督规律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但二者也暴露诸多困境,主要是网络化和法治化定位模糊的认知困境、网格监督结构失衡的体制性困境和网格社会信任不足的价值困境。为此,应构建国家与社会权力共享机制、网格党组织与社会组织信任与合作机制、社会监督信息动力机制,提升社会监督的法治化和社会化水平。
- 蔡玉卿
- 关键词:社会监督网格化管理信息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