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慧娟
- 作品数:16 被引量:70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福田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废弃新生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探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非头皮静脉输液的可行性。方法:将实施静脉输液的80例患儿,按患儿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实施非头皮静脉输液,而对照组实施常规静脉输液。结果:比较2组损伤(包括外渗、皮下血肿、头皮刮伤等)率及部位,观察组损伤率5.3%,其中头部占12.5%,对照组损伤率16.6%,其中头部占41.3%。2组在损伤率及部位等方面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废弃新生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可行的,对减少损伤尤其是头皮损伤及造成的影响有良好效果。
- 周敏赵洁董慧娟叶志中曾丽华
- 关键词:新生儿头皮静脉输液
- 类风湿关节炎运动干预疗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06年
- 董慧娟郭粉莲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运动干预干预疗法自身免疫性疾病关节畸形病因不明
- 心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患病行为的影响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患病行为的影响。方法8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按循征护理的方法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采用行为问卷(IBQ)对2组患者的基础和终末患病行为进行评分。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基础评定时各个因子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终末评定时2组在因子的得分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患病行为。
- 董慧娟姚丽英郭粉莲李剑松李博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病行为心理护理
- 多重荧光微球法检测8种细胞因子在RA患者中的血清水平
- 目的:通过多重荧光微球法检测8种细胞因子在RA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中的血清水平,探讨细胞因子在RA中的作用及其与SLE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RA患者29例,健康对照组20例.取外周血分离血清,按MILLIPLEX MAP人细...
- 董慧娟尹志华叶志中罗秀霞黄进贤何伟珍
- 减少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的护理干预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减少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需要实施静脉输液的8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行静脉输液,观察组实施静脉输液护理干预,包括建立团队,将不同药物发生外渗后的处理方法编印成册,合理安排药物输注顺序等。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管外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通过强化责任,依靠团队,确定目标,分析外渗影响因素,可有效减少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
- 周敏邱岸花赵洁李爱东董慧娟
- 关键词: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护理干预
- 品管圈在提高痛风患者饮食知晓率的应用
-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痛风患者饮食知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管圈活动之前的痛风患者89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教育模式;开展品管圈活动之后的痛风患者84例为观察组,以提高痛风患者饮食知晓率为主题,对其饮食知晓率进行...
- 董慧娟周敏郭粉莲曾惠琼焦韶韵尹志华叶志中
- 关键词:痛风患者品管圈
- 文献传递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带状疱疹的护理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 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带状疱疹(HZ)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 给予36例SLE合并HZ患者改善全身血液循环,抗病毒治疗,止痛,调节免疫等,并根据SLE患者疱疹的部位、性质和伴随症状,分别给予换药及预防感染等护理干预。结果 3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病程在2—3周。结论 指导患者预防皮肤感染,密切观察疱疹特点并给予针对性的换药处理,及时处理皮疹侵犯头面部神经而出现头痛、面瘫、视力模糊等,加强心理护理及疾病相关知识教育,对于缩短病程、减少复发、提高治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 董慧娟郭粉莲张春容
- 关键词:带状疱疹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
- 磷酸化IGFBP-1检查在隐匿型胎膜早破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检查在隐匿型胎膜早破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隐匿型胎膜早破孕妇74例,检测孕妇宫颈阴道分泌物中IGFBP-1、pH值、羊齿状结晶,比较三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结果]隐匿型胎膜早破孕妇74例中,IGFBP-1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4%、85.0%、94.4%、85.0%和91.8%;pH值检测分别为87.0%、80.0%、92.2%、69.0%和85.1%;羊齿状结晶法检测分别为83.3%、80.0%、91.8%、64.0%和82.4%,IGFBP-1检测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pH值及羊齿状结晶检测法,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FBP-1可提高隐匿性胎膜早破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
- 曹智君董慧娟陈杰
-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质1
- 运动干预对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的效果分析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观察护理运动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RA)关节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5年2~12月收治的8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按常规处理,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关节功能操为主的运动干预,比较两组入院时及入院后第10 d患者关节疼痛总数及程度。结果护理干预10 d后,干预组患者关节疼痛总数、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对缓解RA关节疼痛效果不如药物加护理运动干预。
- 郭粉莲叶志中蔡旭徐珊董慧娟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疼痛运动干预
- 四种自身免疫性抗体联合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抗角质蛋白抗体(antikeratin antibody,AKA)及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抗RA33抗体联合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和早期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RF;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抗CCP和抗RA33;免疫荧光法检测AKA,总结出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其联合检测的优点。共对78例RA患者、非RA其他风湿病患者50例及正常对照组65例的四种抗体联合检测。结果RF、AKA、抗CCP、抗RA33的敏感性分别为69.2%、42.3%、66.6%、33.9%,特异性分别为73.3%、95.2%、97.2%、96.2%。结论抗RA33、AKA、抗CCP抗体三种自身抗体对RA具有高度特异性,且在RA早期即可出现。四种抗体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RA的早期诊断率。
- 曾惠琼方向红张晓燕董慧娟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抗体类风湿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