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双

作品数:1 被引量:20H指数:1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低血压
  • 1篇血压
  • 1篇手术
  • 1篇蛛网膜
  • 1篇蛛网膜下
  • 1篇蛛网膜下腔
  • 1篇蛛网膜下腔出...
  • 1篇网膜
  • 1篇下腔出血
  • 1篇下肢
  • 1篇下肢骨科
  • 1篇下肢骨科手术
  • 1篇膜下
  • 1篇老年
  • 1篇老年患者
  • 1篇肌肉
  • 1篇肌肉内
  • 1篇甲氧明
  • 1篇骨科
  • 1篇骨科手术

机构

  • 1篇三峡大学仁和...

作者

  • 1篇尹静
  • 1篇邹学军
  • 1篇杨刚
  • 1篇田春林
  • 1篇胡双

传媒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1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甲氧明防治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蛛网膜下腔阻滞后低血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观察肌肉注射甲氧明防治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蛛网膜下腔阻滞后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股骨颈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分为两组(n=30),肌肉注射甲氧明组(MX组):麻醉前10min给予甲氧明10mg臀深部肌肉注射;对照组即预扩容组(DR组):麻醉前20min静脉输注代斯500mL和乳酸钠林格液500mL。记录入室后60min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变化。如出现低血压,予甲氧明1-2mg补救性注射。结果 DR组低血压发生率为77%,MX组为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甲氧明补救性注射在DR组为53%,MX组为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DR组及MX组患者SBP均升高(与基础值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X组HR下降且整个观察期均明显低于DR组。麻醉后两组SBP均明显下降(与基础值比较),但MX组收缩压始终高于DR组。结论对于血容量正常的老年患者,在蛛网膜下腔阻滞实施前10min给予甲氧明10mg肌肉注射,可提供更加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同时,操作便利。
杨刚宋世姣尹静胡双田春林邹学军
关键词:甲氧明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低血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