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丹丹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康复
  • 1篇心肺
  • 1篇学法
  • 1篇有氧训练
  • 1篇认知功能障碍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素
  • 1篇尿液
  • 1篇去甲肾上腺
  • 1篇去甲肾上腺素
  • 1篇专业本科
  • 1篇卒中
  • 1篇脑梗
  • 1篇脑梗死
  • 1篇脑梗死后
  • 1篇脑循环
  • 1篇脑卒中
  • 1篇颈椎
  • 1篇颈椎病
  • 1篇康复研究

机构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高晓平
  • 4篇胡丹丹
  • 3篇李键
  • 2篇宋娟
  • 2篇陈和木
  • 2篇程迎
  • 1篇赵凯
  • 1篇王冬
  • 1篇王璐

传媒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西部素质教育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交感型颈椎病尿液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水平的初步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初步探讨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尿液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水平的变化。方法分别测定病例组、对照组及正常组尿液中的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同时对病例组根据《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进行评分,按照轻、中、重度三个等级评价。结果正常组尿液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与对照组尿液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例组与正常组及对照组尿液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差异有显著性(P<0.001),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尿液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尿液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水平或可作为交感型颈椎病临床诊断的一个量化指标。
胡丹丹高晓平陈和木王冬李键
关键词:交感型颈椎病去甲肾上腺素
PBL教学法在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文章以安徽医科大学四年制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2018级18班、19班学生各30人为研究对象,并按班级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实验组学生采用PBL教学法,然后通过比较两组学生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知识应用考核成绩,以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表明,传统讲授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而PBL教学法有助于培养能发现、解决问题的应用型康复治疗本科人才。
李键宋娟宋娟许龙胡丹丹赵凯高晓平
关键词:PBL教学法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教学
脑电仿生电刺激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观察脑电仿生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脑梗死后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5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2组患者均接受康复治疗及认知功能训练,治疗组同时加用脑电仿生电刺激进行干预。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变化,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估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MoCA评分、MMSE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小脑顶核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其可能机制是通过改善患者的脑循环进一步改善认知功能。
王璐高晓平宋娟程迎胡丹丹
关键词: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脑循环
脑卒中心肺适能康复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心肺适能被誉为“第五生命体征”,与多种常见病、慢性病的发病、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作为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脑卒中常导致心肺适能下降等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康复预后,增加患者再发卒中风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康复医务工作者意识到心肺适能在脑卒中康复中的重要性。本文就脑卒中患者心肺适能下降的机制、心肺适能评估方法及训练方法作一介绍,为脑卒中综合康复提供参考。
李键程迎胡丹丹高晓平
关键词:脑卒中有氧训练抗阻训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