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旭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篇单螺杆
  • 1篇单螺杆泵
  • 1篇单螺杆压缩机
  • 1篇电容
  • 1篇压缩机
  • 1篇圆磨削
  • 1篇增材制造
  • 1篇数控
  • 1篇数控加工
  • 1篇内圆
  • 1篇内圆磨削
  • 1篇人机
  • 1篇轴承
  • 1篇轴向
  • 1篇自动分拣
  • 1篇镗削
  • 1篇镗削加工
  • 1篇无瞬心包络
  • 1篇系统设计
  • 1篇螺杆泵

机构

  • 5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新昌浙江工业...

作者

  • 5篇王旭
  • 2篇孙兴伟
  • 2篇王可
  • 1篇杨国哲
  • 1篇苑泽伟
  • 1篇袁巨龙
  • 1篇姜彤
  • 1篇姜兴宇

传媒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制造技术与机...
  • 1篇机床与液压
  • 1篇工业仪表与自...
  • 1篇表面技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可达域的激光增材制造装备人机界面布局优化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由于激光增材制造装备具有多维度信息、多流程、多功能、多对象等人机交互特征,导致其人机交互效率低、舒适安全性差,直接影响制件成形质量的稳定性。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可达域的激光增材制造装备人机界面布局优化方法。依据双手垂直可达域的舒适性划分人机交互界面可达域等级,构建基于可达域的激光增材制造装备人机界面布局优化模型。针对基于域模型构建的多决策变量界面布局模型求解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狼群-粒子群算法的混合智能求解算法,将狼群算法的奔走围攻行为机制引入粒子群算法,解决粒子群算法因种群多样性较低而导致计算结果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问题。最后,以LDM4030激光增材制造装备为例,对其人机界面布局进行优化,并进行工效学仿真与眼动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人机界面布局在舒适性、安全性以及界面的合理性上都优于原装备的设计,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王旭姜兴宇杨国哲马明宇赵文鹏刘新昊刘伟军
关键词:混合智能算法
单螺杆压缩机转子螺杆数控加工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单螺杆压缩机是继活塞式压缩机之后的新一代压缩机。转子螺杆与星轮构成其特殊的螺旋啮合副,其啮合精度直接影响该压缩机的工作性能。本文通过分析单螺杆压缩机螺旋啮合副的啮合过程,研究了转子螺杆空间螺旋曲面的加工方法,提出了利用棒铣刀一次包络加工出螺杆螺旋槽曲面的数控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研究的成功可以提升国内压缩机行业的制造水平及生产效率,实现批量生产。
孙兴伟王旭王可姜彤
关键词:单螺杆压缩机
单螺杆泵定子内螺旋曲面包络镗削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结合单螺杆泵定子衬套的特殊结构,提出了定子内螺旋曲面加工的新方法即无瞬心包络镗削方法,该方法以螺杆-衬套副的运动原理为依据,以螺杆无瞬心包络铣削加工方法为理论实践基础,利用数控机床实现定子内螺旋曲面廓形的镗削加工。还分析了螺杆在衬套中的运动规律,阐述了无瞬心包络镗削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并论证了该技术实现的可行性。
孙兴伟王旭王可
关键词:单螺杆泵无瞬心包络镗削加工
基于PLC的叠片式超级电容分拣系统设计被引量:2
2020年
针对叠片式超级电容检测分拣中效率低和准确度差的问题,该文通过分析超级电容检测的工艺过程要求,在考虑检测速度、准确率和测试条件一致性的基础上,首先对分拣系统的总体方案和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并对设备运行过程设计了适合自动化处理的测试工艺;然后以欧姆龙CP1H-X40型PLC为控制器的超级电容检测设备;最后对超级电容检测设备进行了实际运行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手工分拣,自动化设备的连续检测效率有着极大地提升,且试验条件的一致性强,设备检测结果与现行的手动检测结果比较,准确率可达97.5%,完全可以替代手工检测。该设备通过更换检测工装板,也可扩展应用于不同规格或类型的产品检测中,具有较强的扩展性和工艺灵活性。
姜帅胡俊栾瑛王旭
关键词:自动分拣
轴承内圆轴向超声高速磨削理论建模与试验研究
2024年
目的以GCr15材料的6309型轴承内圆为研究对象,探究高转速超声磨削过程中超声辅助振动对磨粒运动轨迹、磨削后表面粗糙度、圆度以及微观形貌的影响规律。方法基于超声内圆磨削磨粒切削轨迹及超声振幅与砂轮转速对轨迹影响的理论仿真,构建磨削去除量与磨削表面粗糙度的理论模型,通过对轴承内圆进行超声磨削试验,研究高转速(16000~22000 r/min)下各工艺参数对内圆表面质量的影响并验证理论粗糙度评价模型。结果超声振幅的增大使磨粒与内圆接触轨迹变长,但随砂轮转速的提高,磨粒切削轨迹的密集程度也有所下降。振幅和砂轮转速的增大可使切削去除量增大、粗糙度降低,铬刚玉粒度100#陶瓷结合剂砂轮磨削GCr15轴承内圆后,其表面质量更有优势,单因素下表面质量变化趋势与理论分析结果相一致。结论在相同磨削参数下,1.5μm振幅超声磨削可使内圆圆度降至0.92μm,粗糙度降至130.5 nm,与传统磨削相比,粗糙度最高减小了41.5%,圆度最高减小了52.6%。在高转速下,各因素按砂轮对磨削后表面质量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砂轮转速、超声振幅、进给速度,当磨粒线速度超过41.8 m/s、进给速度超过600 mm/min、振幅超过1.5μm时,表面质量呈下降趋势。
吴金津王旭王旭袁巨龙王安静苑泽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