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东升

作品数:1 被引量:46H指数:1
供职机构:韩山师范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底泥
  • 1篇地球化学形态
  • 1篇电子垃圾
  • 1篇电子垃圾处理
  • 1篇土壤重金属
  • 1篇土壤重金属污...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重金属污染
  • 1篇污染
  • 1篇金属污染
  • 1篇垃圾
  • 1篇垃圾处理
  • 1篇化学形态
  • 1篇河流
  • 1篇河流底泥

机构

  • 1篇韩山师范学院

作者

  • 1篇吴荣华
  • 1篇林东升
  • 1篇郑泽纯
  • 1篇林文杰

传媒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贵屿电子垃圾处理对河流底泥及土壤重金属污染被引量:46
2011年
以广东省汕头市贵屿镇电子垃圾处理场为对象,主要研究了电子垃圾场附近河流的底泥和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底泥中Cd、Cr、Cu、Pb、Zn质量分数分别为52.9-67.1、309-359、79.2-1485、391-449、37.5-111 mg.kg^-1;土壤中Cd、Cr、Cu、Pb、Zn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是54.1-57.1、278-320、93.5-116、382-415、46.2-68.1 mg.kg^-1。底泥和土壤中Cd、Cr、Cu、Pb均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其中以Cd和Cu污染最为严重。底泥及土壤中重金属的地球化学形态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重金属具有较高迁移性,重金属的迁移性为Cd〉Cr〉Pb〉Zn〉Cu。
林文杰吴荣华郑泽纯林东升
关键词:电子垃圾重金属污染地球化学形态底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