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高强
- 作品数:10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两行三列并联式轴流风扇的尾罩扩压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行三列并联式轴流风扇的尾罩扩压器,涉及风洞气动设计领域,所述尾罩扩压器包括:6个尾罩扩压单元,所述6个尾罩扩压单元呈上下2行每行3列排列,相邻2个尾罩扩压单元之间设有加强筋进行连接,所述尾罩扩压单元包括...
- 屈晓力聂徐庆杨高强余永生李松郭开开吕鹏程
- 高速风洞运转特性数值模拟
- 2020年
- 下吹-抽吸式高速风洞的起动和运转对模型测试有重要影响。为分析试验模型和扩压器对风洞起动和运转特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使用二维轴对称模型对Φ0.5m高速风洞的流场进行了研究,控制方程为粘性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对马赫数5和10两种状态下的流场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试验段基本流态受试验舱静压控制,收集器对流动状态有很大影响。当带模型运转时,试验段内激波结构更为复杂,出现明显溢流,总压损失更大,所需起动压比越大;扩压器平直段直径决定了其静压恢复效率。扩压器平直段直径增大或安装模型时,临界运转压比都会明显增大;且马赫数越大,受到的影响越大。马赫数5带模型起动时,扩压器平直段直径<0.5m,气流壅塞,风洞无法启动。无模型时,当平直段直径>0.45m,扩压器不能发挥静压恢复作用,风洞运行时间明显缩短。
- 丛成华陈钦杨高强易星佑
- 关键词:高速风洞试验舱扩压器激波数值模拟
- 5.5m×4m声学风洞高效低噪声风扇设计及调试
- 以5.5 m×4 m声学风洞回路性能要求为设计指标,运用任意涡风扇设计方法进行风扇的桨叶设计,同时优化桨叶/止旋片间距、整流罩尾椎截断直径等设计参数,完成整个风扇系统的气动及声学设计.
- 屈晓力余永生杨高强
- 一种适用于亚声速风洞的高效率低噪声轴流风扇设计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亚声速风洞的高效率低噪声轴流风扇设计方法,涉及风洞风扇设计,本发明提出的风扇级总体设计方法,首先确保风扇的低噪声特性,其次考虑最大载荷工况的风扇运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权衡最大运行工况和其余工况的风...
- 屈晓力杨高强吕金磊郭开开吕鹏程
- 跨声速风洞二喉道性能数值模拟
- 随着试验设备的快速发展,对跨声速风洞试验段马赫数进行精确控制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通过调节二喉道面积可以对试验段马赫数进行精确控制.本文采用数值方法对跨声速风洞二喉道性能进行了研究,根据二喉道的一般设计准则,对二喉道进行了气...
- 丛成华杨高强陈吉明秦红岗
- 关键词:跨声速风洞气动设计
- 一种两行三列并联式轴流风扇的尾罩扩压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行三列并联式轴流风扇的尾罩扩压器,涉及风洞气动设计领域,所述尾罩扩压器包括:6个尾罩扩压单元,所述6个尾罩扩压单元呈上下2行每行3列排列,相邻2个尾罩扩压单元之间设有加强筋进行连接,所述尾罩扩压单元包括...
- 屈晓力聂徐庆杨高强余永生李松郭开开吕鹏程
- 一种适用于亚声速风洞的高效率低噪声轴流风扇设计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亚声速风洞的高效率低噪声轴流风扇设计方法,涉及风洞风扇设计,本发明提出的风扇级总体设计方法,首先确保风扇的低噪声特性,其次考虑最大载荷工况的风扇运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权衡最大运行工况和其余工况的风...
- 屈晓力杨高强吕金磊郭开开吕鹏程
- 桨叶入口收缩对风扇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航空声学风洞风扇段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文中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随后,改变桨叶入口不同收缩段形式包括改变其半径(700mm、900、1400mm)及长度(400m...
- 杨高强屈晓力丛成华张海洋余永生
- 关键词:航空声学风洞流动特性
- 高超声速风洞起动特性数值模拟
-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使用二维轴对称简化模型对Φ0.5 m高超声速风洞喷管段、试验段和扩压器段的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控制方程为粘性可压缩非定常NS方程.结果表明,在高超声速风洞起动过程中,自喷管段开始形成激波串,试验舱内的气...
- 丛成华杨高强廖达雄周廷波
- 极限条件下的大角度扩散段优化设计数值模拟被引量:1
- 2016年
- 为提升某低速风洞大角度扩散段静压恢复性能,降低总压损失至分流隔板的水平,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该扩散段不同设计方案进行了模拟.采用阻尼网能有效抑制分离,阻尼网布置位置和开孔率对大角度扩散段内的流动状态和总压损失有很大影响.使用直线壁面扩散时,由于扩散角过大,第1层阻尼网对抑制大角度扩散段入口分离效果很弱,总压损失无法达到预期设定指标.采用三次曲线壁面扩散时,总压损失明显降低,小于预期指标,但存在小范围的分离.分级扩散能有效降低总压损失,按照最大静压恢复设计的分级扩散段,避免了入口的气流分离,能大幅度降低总压损失.对分级扩散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按照最大静压恢复设计的第1级扩散段扩散角已达到上限,为抑制第3级扩散段的分离,缩短第2级扩散段,减小第3级扩散段扩散角的方法是合理的.通过对不同方案流态的比较得出了最佳的参数匹配,总压损失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因此采用数值模拟能够获得最佳的大角度扩散段设计结果.
- 丛成华任泽斌杨高强王宁
- 关键词:低速风洞总压损失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