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剑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多软骨炎
  • 1篇胸部
  • 1篇血栓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表现
  • 1篇诊断显像
  • 1篇软骨
  • 1篇软骨炎
  • 1篇深静脉
  • 1篇深静脉血栓
  • 1篇神经节
  • 1篇神经节瘤
  • 1篇神经节细胞
  • 1篇神经节细胞瘤
  • 1篇盆腔
  • 1篇气道
  • 1篇气道病变

机构

  • 2篇中山市陈星海...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黄锦钊
  • 3篇杨剑
  • 2篇梁辉清
  • 2篇刘海明
  • 1篇陈肇平
  • 1篇梁海毛
  • 1篇曾庆思
  • 1篇袁国奇
  • 1篇吴文秀
  • 1篇朱俊杰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胸部神经节细胞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胸部神经节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部神经节细胞瘤的影像学资料(其中18例接受CT检查,8例接受MR检查,2例同时接受CT及MR检查),并与组织病理学特征相对照分析。结果 18例神经节细胞瘤CT平扫呈低密度,CT值20~42HU,5例见钙化,2例可见小斑片状脂肪密度;增强后动脉期增强差值0~15HU,延迟后逐渐强化,增强差值12~35HU。接受MR检查的8例中,6例T1WI呈均匀低信号,2例低信号病灶内夹杂斑片状高信号;8例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其中2例可见漩涡征;增强后动脉期呈轻度不均匀强化,延迟后逐渐进行性强化。病理示肿瘤组织主要由神经纤维、施万细胞、神经节细胞及黏液基质组成。免疫组化结果示肿瘤波形蛋白(+)、S-10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丝蛋白(+)及髓磷脂碱性蛋白(+)。结论胸部神经节细胞瘤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是动脉期不强化或轻微强化,延迟期逐渐强化;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梁辉清曾庆思唐堪华刘海明黄锦钊杨剑
关键词:神经节瘤胸部诊断显像
肺动脉CT血管成像联合间接法盆腔下肢静脉CT静脉成像在静脉栓塞症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64排CT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联合间接法盆腔下肢静脉CT静脉成像(CTV)在诊断静脉栓塞症(VT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收集77例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PE)患者,行肺动脉CTA联合间接法盆腔下肢静脉CTV检查(CTVPA),所有患者在CT检查前均进行盆腔下肢深静脉超声(US)检查。扫描资料送到Philips工作站EBW进行后处理,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进行评估,同时对CTV和US诊断盆腔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结果进行配对卡方检验。结果诊断PF48例,合并DVT26例,15例DVT患者无PE。CTVPA检出盆腔DVT15例,US检出8例,CTVPA与US在诊断盆腔DVT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CTVPA检出下肢DVT35例,US检出36例,CTVPA与US在诊断下肢DVT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于VTE的检出率CTVPA较单独CTPA高19.48%(15/77)。结论肺动脉CTA联合间接法盆腔下肢静脉CTV,可以对PE和DVT同时进行评估,提高VTE的诊断检出率,在VTE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黄锦钊袁国奇杨剑吴文秀朱俊杰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深静脉血栓
复发性多软骨炎气道病变的MSCT诊断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复发性多软骨炎气道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例确诊为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气道进行MSCT容积扫描及后处理成像,并对气道病变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气道病变特征性CT表现是不同程度气道管壁增厚、钙化及管腔狭窄,其后处理图像能清楚、全面地显示全气道病变形态特点、狭窄范围及程度。结论复发性多软骨炎气道病变的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其后处理技术对病变的诊断及显示可提供很大的帮助。
刘海明梁海毛梁辉清黄锦钊陈肇平杨剑
关键词:复发性多软骨炎气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