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荣冲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花生
  • 2篇胁迫
  • 2篇基因
  • 1篇氮肥
  • 1篇氮高效
  • 1篇氮素
  • 1篇氮素累积
  • 1篇氮素累积量
  • 1篇多光谱
  • 1篇多光谱影像
  • 1篇盐胁迫
  • 1篇杂交
  • 1篇杂种
  • 1篇杂种鉴定
  • 1篇逆境
  • 1篇逆境胁迫
  • 1篇种质
  • 1篇种质资源
  • 1篇种质资源筛选
  • 1篇转录

机构

  • 6篇山东省农业科...
  • 5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济宁市农业科...

作者

  • 6篇万书波
  • 6篇李国卫
  • 6篇李荣冲
  • 5篇刘译阳
  • 5篇崔凤
  • 3篇韩燕
  • 1篇马登超
  • 1篇张佳蕾
  • 1篇彭振英
  • 1篇孙秀芹

传媒

  • 3篇花生学报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花生AhDREB转录因子对逆境胁迫的响应被引量:2
2020年
DREB(Dehydration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转录因子是AP2/ERF类转录因子的一个亚家族,在植物抗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为更深入地理解花生Ah DREB转录因子的特点与功能,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Ah DREB基因家族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发现花生中共有22个Ah DREB基因,并进一步分析了Ah DREB基因家族成员基因结构特点、遗传进化关系、组织表达情况以及逆境胁迫响应。研究结果表明,Ah DREB转录因子可以分成6类,每一类基因结构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Ah DREB在22个正常不同组织中表达量均较低,但在逆境胁迫条件下,部分Ah DREB基因表达明显提高。本研究为深入分析Ah DREB基因在逆境胁迫中的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肖丽娜李荣冲彭振英彭振英韩燕崔凤韩燕崔凤万书波
关键词:花生DREB转录因子逆境胁迫
利用特异性SNP位点鉴定花生杂交F_1代真假杂种被引量:11
2016年
以鲁花14、Tifrunner和四粒红为亲本通过正、反交获得的杂种F_1代群体为材料,结合亲本间特异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建立起一套利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方法鉴定花生杂交F_1代真假杂种的技术。结果表明,真杂种表现出父、母本带型,而假杂种只表现出母本带型;4个组合中F_1代真杂种率为10.5%-36.7%。因此,该技术能够有效应用于花生杂交F_1代的真假杂种鉴定。
韩燕马登超刘译阳崔凤孙秀芹李荣冲万书波李国卫
关键词:花生SNP杂种鉴定限制性内切酶
花生AhSIZ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探究SUMO E3连接酶(SIZ1)基因在花生(Arachis hypogaea L.)中的功能,对花生中SIZ1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该基因在花生不同组织及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AhSIZ1开放阅读框全长2724 bp,编码90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多肽。蛋白质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AhSIZ1与大豆Gm SIZ1中的同源性最高,含有与拟南芥AtSIZ1相似的SAP、PHD、PINIT、SP-RING和SXS保守结构域,属于SUMO E3L连接酶家族。组织表达分析显示AhSIZ1在花生的不同组织均有表达,在花中表达量最高,在果中表达量最低。低温、高温、高盐、干旱诱导花生AhSIZ1表达水平的提高。本研究通过对AhSIZ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为后续深入研究其在花生中的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秦圣豪肖丽娜李荣冲田丽彬韩燕韩燕崔凤李国卫万书波
关键词:基因克隆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花生氮高效种质资源筛选
2024年
氮素利用效率是影响作物产量建成的重要因素,筛选氮高效花生种质资源对于氮高效花生品种选育和机理研究至关重要。利用无人机多光谱影像快速获取花生生物量、氮素累积量,可为氮高效花生种质资源快速、精确鉴定带来新的契机。以22个大田种植的花生品种作为训练群体,利用多光谱无人机采集花生苗期多光谱影像,提取冠层反射率,然后通过构建11个植被指数对训练群体花生的生物量和氮素累积量进行准确测定;以与生物量、氮素累积量显著相关的植被指数为基础,采用逐步回归、K-邻近等算法构建了花生苗期氮效率相关反演模型,利用最优模型预测97个花生品种的生物量和氮累积量,并分析生物量、氮素累积量分别与花生产量的关系;此外,基于预测的苗期生物量、氮累积量分别对97个花生品种进行氮高效初步评价。结果表明,11个植被指数均与生物量、氮累积量显著相关。逐步回归模型估算生物量效果最好,模型验证的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63、2.76,为生物量反演最优模型;随机森林模型估算氮累积量效果最好,模型验证的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2、0.06,为氮累积量反演最优模型。利用模型预测的花生生物量、氮累积量,将97个花生品种分为氮高效、氮中效、氮低效3类。基于预测的花生生物量,筛选出GN001、GN007等15个氮高效品种;基于预测的花生氮累积量,筛选出GN018、GN037等18个氮高效品种。
刘依柔宋明轩赵晓东李荣冲万书波杨俊涛白波李国卫
关键词:花生无人机氮素累积量
花生NRT1基因对盐胁迫的响应被引量:3
2019年
盐胁迫属于一类重要的非生物胁迫,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氮元素是构成生物体核酸和蛋白质的主要元素,在维持植物生命活动以及作物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设置不同盐胁迫浓度,测定盐胁迫后花生叶片硝酸盐含量,分析NRT1基因家族特征及其对盐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叶片中硝酸盐的积累,并随盐浓度上升叶片中硝酸盐含量下降,推测盐胁迫可能抑制了硝酸盐转运蛋白的表达。硝酸盐转运蛋白1(NRT1)家族是植物中最大的硝酸盐转运蛋白家族。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花生基因组中有37个NRT1基因,按亲缘关系的远近可以分成6类。基因结构与表达分析发现,NRT1基因间跨膜区和外显子数目差异较大,在22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在栽培花生品种Tifrunner中发现了9个对盐胁迫响应的NRT1基因,推测这些基因可能参与盐胁迫条件下氮素的吸收和转运。本研究为深入研究硝酸盐转运蛋白的功能及其在盐胁迫条件下花生氮素吸收转运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孔伟伟田丽彬李荣冲肖丽娜崔凤刘译阳刘译阳万书波
关键词:花生盐胁迫
花生结瘤起始因子基因鉴定及其对氮肥的响应被引量:3
2020年
结瘤起始因子NIN(nodule inception)是最早发现的与植物结瘤相关的转录因子,是根瘤固氮遗传通路中重要组成成分,在结瘤早期发挥重要调节作用。为了研究花生NIN基因的功能,我们对栽培种花生中的NIN基因进行了鉴定,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对该基因家族理化性质、进化关系、基因结构、表达模式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栽培种花生中共有33个NIN基因,按亲缘关系可以分为4类;同一类的基因具有相同的基因结构和保守结构域;花生NIN基因在各个组织中表达量均较低,Arahy.I65W25和Arahy.V4BGUX在根和根瘤特异表达;在单作花生和花生//玉米间作条件下,部分NIN基因对氮肥的响应模式不同。本研究为深入研究花生NIN基因在根瘤形成和固氮遗传通路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田丽彬刘译阳刘译阳张佳蕾李荣冲崔凤万书波
关键词:花生固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