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小鹏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刺激
  • 1篇血压
  • 1篇胰岛
  • 1篇胰岛Β细胞
  • 1篇胰岛细胞
  • 1篇胰岛细胞功能
  • 1篇脂肪
  • 1篇脂肪性
  • 1篇脂肪性肝病
  • 1篇中老年
  • 1篇生理刺激
  • 1篇糖尿病治疗
  • 1篇无创诊断
  • 1篇细胞功能
  • 1篇精氨酸刺激试...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篇颜红梅
  • 3篇卞华
  • 3篇夏明锋
  • 3篇常薪霞
  • 3篇高鑫
  • 3篇朱小鹏
  • 1篇王柳
  • 1篇王柳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年份

  • 3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高血压的关系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中国中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对年龄≥45岁的中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1416例进行调查,分为血压正常组和高血压组,常规采集人体学参数和检测相关生化指标,采用肝脏B超检测有无脂肪肝,部分病人磁共振波谱测定肝脏脂肪含量(LFC),肝酶作为评价肝脏炎症程度的简易参数,应用无创性NAFLD纤维化评分系统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结果血压正常组中NAFLD检出率为51.7%,高血压组中NAFLD检出率为61.3%。高血压组年龄、糖尿病病程、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尿酸、甘油三酯(T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较血压正常组增高(P<0.05)。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较血压正常组降低(P<0.01)。高血压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较血压正常组增高(P<0.05)。NAFLD纤维化的评分系统在高血压组较血压正常组增加(P<0.01)。进一步对未服用降压药物的受试者进行分析,校正了性别、年龄、空腹血糖、TG、总胆固醇(TC)后,LFC与收缩压(r=0.138,P=0.036)和舒张压(r=0.175,P=0.006)呈正相关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校正了年龄、性别、血糖后,LFC是影响收缩压(P<0.05)和舒张压(P<0.01)的最强的影响因素。结论在中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中,高血压组NAFLD检出率显著增高,且肝脏炎症、纤维化加重。LFC独立于血糖、血脂,是血压增高的危险因素。
朱小鹏张林杉颜红梅常薪霞夏明锋王柳卞华高鑫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
精氨酸刺激试验评估胰岛β细胞1相分泌功能的价值及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指导作用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精氨酸刺激试验评估胰岛β细胞1相分泌功能的价值及其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及体检中心诊治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NT2DM) 80例,饮食运动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有效(LIODT) 62例,胰岛素治疗(IT) 160例和正常对照(NC) 40例。采用精氨酸刺激试验评估β细胞1相分泌功能,测定空腹0 min与精氨酸刺激后2、4、6 min时血糖(G)、胰岛素(I)和C肽(CP)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NT2DM组、LIODT组、IT组精氨酸刺激试验中ΔI、ΔI/G和ΔCP/G明显降低(P<0.01)。不同阶段2型糖尿病中,IT组ΔI、ΔCP、ΔI/G、ΔCP/G较NT2DM组、LIODT组明显降低(P<0.01)。AIR正常截点为ΔI≥23.09 mU/L。校正了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后,ΔI、ΔI/G、ΔCP/G与空腹血糖(FPG)及HbA1c负相关,ΔI、ΔCP、ΔI/G、ΔCP/G与每日口服降糖药种类及口服降糖药剂量负相关。在已诊断2型糖尿病中(包括LIODT组、IT组),ΔI、ΔCP评判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2.23 mU/L、0.97 ng/mL(P<0.01)。结论:精氨酸刺激试验可有效评估胰岛β细胞1相分泌功能,2型糖尿病患者达到功能临界值(ΔI≤12.23 mU/L,ΔCP≤0.97 ng/mL)时需行胰岛素治疗。
朱小鹏朱小鹏常薪霞颜红梅王柳常薪霞高鑫
关键词:精氨酸刺激试验2型糖尿病胰岛细胞功能
国产新型电生理刺激反馈仪DS21在无创筛查糖尿病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初步评判国内最新研制的电生理刺激反馈仪DS21无创筛查糖尿病的稳定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46例受试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既往病史分为健康组(n=17)、糖调节受损组(n=15)和糖尿病组(n=14)。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接受常规体检及采集病史及生化检查,对受试者进行3次电生理刺激反馈仪DS21测试,得到3个电导值,通过计算平均偏差,判断检测结果的稳定性、有效性,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46例受试者电导值平均偏差最大值为4.4,最小值为0.2,均小于5.0;46例受试者中健康组、糖调节受损组和糖尿病组受试者的电导值分别为77.9±5.2、70.4±5.7、54.7±11.4,趋势为健康组>糖调节受损组>糖尿病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校正了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3组人群电导值依然存在上述趋势(P<0.01)。入组受试者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国产电生理刺激反馈仪DS21在不同糖代谢人群中存在不同的电导值,有助于评判糖尿病风险,且稳定、安全,值得进一步以应用于临床。
卞华朱小鹏颜红梅常薪霞夏明锋高鑫
关键词:糖尿病无创诊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