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韧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构式
  • 2篇构式语法
  • 1篇代词
  • 1篇动词
  • 1篇动态性
  • 1篇多义
  • 1篇印记
  • 1篇语料
  • 1篇语料库
  • 1篇语义
  • 1篇语义结构
  • 1篇指称
  • 1篇图式
  • 1篇人称代词
  • 1篇浮现
  • 1篇NP
  • 1篇词义

机构

  • 4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4篇张韧
  • 1篇庞加光

传媒

  • 1篇现代外语
  • 1篇中国外语
  • 1篇外语教学理论...
  • 1篇外文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概念语义学“延展句”分析中存在的问题被引量:1
2014年
语言中普遍存在类似"Route 87 goes from New York to Hartford"这样的表达。句中使用了运动动词,却未表达明显的空间位置变化。与认知语义学不同,Jackendoff创立的概念语义学称此类表达为"延展句",认为所使用的动词已失去运动义。它运用一套语义原子对这类表达的概念结构进行了形式化分析。在梳理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指出,该分析未能满足描写的充分性原则,它的动词语义结构和路径属性分析也缺乏足够的认知依据。
陶竹张韧
论“超级构式”
2023年
石毓智(2020)在历时语言证据的基础上提出“超级构式”的概念,认为包括被动结构在内的汉语构式的历时演变都是源自“超级构式”的变化。我们认为,这一概念的提出及其作用可能存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困难,也有偏离构式语法精神的嫌疑。在认知语法的框架下,本文对这一规律涉及的状动构式和动补构式进行重新分析,认为它们实质是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认知动态性在短语层面的反映。对认知动态性编码的侧重可能也是现代汉语区别于先秦汉语的根本原因。
庞加光王立永张韧
关键词:构式语法
指称对比、构式网络与“人称代词+这个NP”
2023年
前人(李文浩2020)对于现代汉语“人称代词+这个NP”构式的用法和分类存在一些问题,使得结论缺乏预测性和概括性。本文从构式语法框架思考“人称代词+这个NP”构式的功能以及从语法知识网络视角研究该构式功能和形式特征的来源。本文认为“人称代词+这个NP”构式是以“人称代词”为中心语,“这个NP”为描写修饰成分的同位结构,功能是通过对比人称代词指称的某个范畴成员与同类成员之间的差别,突出人称代词的特性,从而实现句子语义的合理解读,这个功能可以解释与此构式相关的一些特点,比如固定语序、“这个”的不可替代性。从构式网络的视角描写“人称代词+这个NP”构式与相关构式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解释了该构式在功能和形式上的继承,另一方面体现了言语者编码解码是在语法网络的不同层次上提取相关形式和功能配对的构式,而不需要再求助于初始范畴与规则。
郭威张韧
关键词:构式语法
词义——使用印记与图式浮现被引量:3
2018年
Taylor(2012b)近年提倡以"心理语料库"这一新的隐喻模式来构拟语言理论。他的一部分立论基础涉及词义在语境中的灵活变化。Taylor指出目前分析语境变异的四种方法都存在各自的缺陷,提倡把词义归结于语境使用留下的记忆印记,那么传统概念上的词义则没有了自主的心理地位。本文阐释并评论他的基本观点,以认知语法理论为视角对他所关注的现象稍作展开分析,由此突显Taylor的论证因忽略词义图式而存在的一些困难。本文认为Taylor的词义消解观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然而他所关注的现象并不能说明抽象的词义不存在,而是意味着需要具体研究词义图式与具体使用之间的浮现关系。从以使用为基础的视角分析词义的心理地位对其它传统下的句法-语义界面研究、词汇语用学及相关争议话题都带来一定的启示。
张韧
关键词:词义多义图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