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景中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深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信号
  • 1篇信号处理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胃肠
  • 1篇胃肠道
  • 1篇胃肠道间质瘤
  • 1篇螺旋计算机
  • 1篇技术应用
  • 1篇间质
  • 1篇间质瘤
  • 1篇后处理
  • 1篇后处理技术
  • 1篇肠道
  • 1篇肠道间质瘤

机构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暨南大学第二...

作者

  • 1篇黄国鑫
  • 1篇徐坚民
  • 1篇杨忠
  • 1篇孙黎明
  • 1篇朱进
  • 1篇张景中

传媒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胃肠道间质瘤CT三期强化扫描特征分析及后处理技术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强化扫描时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影像学特征,并探讨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GIST患者行16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后,用多平面重建(MPR)和CT仿真内镜(GTVE)等后处理技术对GIST的CT图像进行分析评价,并根据病理组织学分级对不同等级GIST的CT征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肿块位于胃部17例,小肠6例,直肠3例,十二指肠3例,回盲部1例;三期强化扫描后实质部分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呈持续性强化13例,延迟性强化17例;9例呈囊实性,7例病灶内出现点状致密影,6例可见气体密度,8例见液-液及液气平面;极低及低恶性组和中高恶性组在肿块大小、密度是否均匀、形态是否规则、血管样有无强化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强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结合MPR和GTVE等后处理技术能够清晰呈现GIST的CT征象,准确反映GIST的病变情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黄国鑫孙黎明朱进张景中杨忠徐坚民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体层摄影术信号处理后处理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