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宁
-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一株微杆亚铁氧化菌Microbacterium sp.W5对水中铜离子的吸附行为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研究了一株硝酸盐还原型厌氧亚铁氧化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生物铁氧化物对水中重金属Cu^(2+)离子的吸附。通过实验发现,在pH值为5.0的时候,吸附剂对Cu^(2+)离子的吸附量最大。在吸附剂量相同的情况下,初始离子浓度越高,吸附剂的吸附量越高。Cu^(2+)的吸附热力学很好的符合了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相关系数为0.99。其吸附动力学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剂对Cu^(2+)的吸附属于化学吸附。此外还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其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推断。
- 刘理王弘宇张惠宁杨开
- 关键词:铜生物吸附
- 巯基化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大孔复合球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巯基化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大孔复合球吸附剂的制备方法。首先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通过超声剥离得到氧化石墨烯,以4‑氨基苯硫酚共价修饰制备巯基化氧化石墨烯,将巯基化氧化石墨烯包埋于聚乙烯醇...
- 王弘宇张惠宁陈丹张伟
- 不同植被群落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流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为评价自然降雨条件下天然斜坡非饱和带土体大孔隙流分布模式,保留坡面原始状态,模拟降雨过程,开展了亚甲基蓝染色示踪试验;结合水分穿透法,采集高精度染色剖面图像,基于图像处理、差方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降雨过程中高盖度(>90%)斜坡土体大孔隙流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比草本植被群落土体,木本植被群落土体剖面大孔隙流分布范围(染色覆盖率46.18%~63.55%)更大,连续性程度更低,分化程度(染色路径数203~8 599)更高,染色模式更复杂;大孔隙二维流态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其三维流态;坡向效应在与土体大孔隙拦截效应竞争降雨分配过程中,更倾向于顺坡向(最大染色覆盖率63.55%、59.67%)土体的降水垂直入渗;根系尺寸并非控制土体大孔隙尺度的唯一因素(平均孔径分别为1.23~2.03 mm、1.34~2.23 mm);团聚体颗粒本身也可存在根系通道.
- 曾强徐则民张有为张惠宁梅雪峰任喆
- 关键词:降雨入渗滑坡大孔隙
- 氧化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中重金属离子与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
- 目前各种污废水中通常含有大量的金属离子以及有机污染物,由于其成分复杂、难于降解,对人类的健康以及生存环境构成了极大威胁。吸附法由于具有操作简便、经济高效、吸附效果好等优点,被认为是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氧化石...
- 张惠宁
-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染料
- 文献传递
- 一种聚乙烯醇/氨基硅烷化氧化石墨烯大孔复合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醇/氨基硅烷化氧化石墨烯大孔复合球及其制备方法。首先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通过超声剥离得到氧化石墨烯,利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氧化石墨烯硅烷化,将硅烷化氧化石墨烯包埋于聚乙烯醇...
- 王弘宇张惠宁陈丹张伟
- 文献传递
- 一种聚乙烯醇/氨基硅烷化氧化石墨烯大孔复合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醇/氨基硅烷化氧化石墨烯大孔复合球及其制备方法。首先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通过超声剥离得到氧化石墨烯,利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氧化石墨烯硅烷化,将硅烷化氧化石墨烯包埋于聚乙烯醇...
- 王弘宇张惠宁陈丹张伟
- 铁基质自养反硝化去除水中硝酸盐污染物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4年
- 传统的生物脱氮技术是通过投加有机碳源作为电子供体,利用异养反硝化微生物,经过硝化反硝化过程,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近年来以铁基质为电子供体的自养反硝化菌的发现,为生物脱氮领域引入了全新的概念和思路。铁基质自养反硝化的实现是以NO-3作为电子受体,单质铁或Fe(Ⅱ)作为电子供体,通过微生物的氧化还原反应获取能量的新型代谢途径。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对铁基质自养反硝化菌的研究现状及反应机理,并就铁自养反硝化微生物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 王弘宇张惠宁吕斌杨开
- 关键词:自养反硝化生物脱氮
- 巯基化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大孔复合球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巯基化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大孔复合球吸附剂的制备方法。首先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通过超声剥离得到氧化石墨烯,以4‑氨基苯硫酚共价修饰制备巯基化氧化石墨烯,将巯基化氧化石墨烯包埋于聚乙烯醇...
- 王弘宇张惠宁陈丹张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