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磊
-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经济管理电气工程更多>>
- γ纤维织构份额对430铁素体不锈钢表面起皱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通过工艺控制得到含不同γ纤维织构份额的430铁素体不锈钢样品,研究了γ纤维织构份额对430不锈钢表面起皱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冷轧430铁素体不锈钢在略低于再结晶温度下长时间保温,然后进行高温再结晶退火处理能够获得高份额的γ纤维织构;随着显微组织中γ纤维织构份额的提高,430铁素体不锈钢表面抗起皱性能增强。相比于{100}<011>和{112}<110>取向晶粒,γ纤维取向晶粒平均塑性应变比高,并能在再结晶组织中较少形成取向相近的晶粒簇,减轻了铁素体不锈钢的表面起皱现象。
- 张志磊陈纪昌黄宏川王均安
- 再结晶晶粒取向分布对铁素体不锈钢起皱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针对铁素体不锈钢拉伸后的表面起皱现象,研究了再结晶晶粒取向分布对起皱程度的影响。将厚度3mm的430铁素体不锈钢热轧退火板,经2种工艺(一次冷轧、多次冷轧)轧制和再结晶退火后得到最终厚度均为0.1mm的冷轧板,分析了再结晶晶粒取向、轴向拉伸后表面起皱程度以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11}<011>和{100}<011>取向晶粒的存在是引起表面起皱的内因;铁素体不锈钢中各个晶粒取向均匀分布,削弱了塑性各向异性,从而抑制起皱的产生。铁素体不锈钢在拉伸变形后,相近取向的相邻晶粒表面呈现单滑移痕迹,这是形成起皱的主要原因。多次冷轧-中间退火为减轻铁素体不锈钢表面起皱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 骆靓鉴陈纪昌黄宏川张志磊熊邦汇王均安
- 关键词:铁素体不锈钢冷轧再结晶织构
- 铁素体不锈钢再结晶织构与表面起皱比较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利用EBSD织构分析技术研究了409L、410S和430铁素体不锈钢的再结晶织构并对表面起皱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3种铁素体不锈钢经过15%拉伸变形后表面都会出现起皱现象,起皱程度与织构有关;冷轧退火板材中{111}组分比例越高,表面起皱越轻,而{100}织构组分的比例越高,表面起皱越严重;铁素体不锈钢中强{111}织构和各种取向晶粒的均匀分布是提高抗表面起皱的关键因素。
- 贺英金红明褚于良陈纪昌张志磊黄宏川王均安
- 关键词:铁素体不锈钢再结晶织构
- 合金成分对Cu-Ni合金薄带再结晶织构形成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采用冷坩埚悬浮熔炼技术冶炼了Cu-18%Ni、Cu-32%Ni、Cu-52%Ni和Cu-72%Ni(原子分数)4种合金铸锭,铸锭经锻造、热轧、冷轧和再结晶退火,最终获得了厚度为80μm的薄带。采用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表征了合金再结晶织构,利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分析了显微组织结构。结果表明,4种Cu-Ni合金冷轧后的形变织构相似,但随着合金薄带中Ni含量增加,再结晶退火后立方织构的份额减少,晶粒取向变得散乱,晶粒尺寸明显变大;合金成分处于52%~72%Ni范围时,形变合金在回复阶段的调幅分解是引起再结晶织构散乱的主要原因,Cu-Ni合金的单相固溶体是形变-再结晶后获得立方织构的关键因素。
- 王均安刘二微陈纪昌王华明张志磊贺英
- 关键词:CU-NI合金再结晶织构调幅分解HRTEM
- 品牌忠诚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在企业营销战略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9年
- 一个企业要想自立稳根,需要花费极大的心力。在企业经营营销中,打造一个品牌是极其重要的,许多消费者往往会注重品牌的选择,甚至会忠诚于一个品牌。研究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是企业在营销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策略。据此,分析消费者消费过程中的行为及其人格特征以及企业在所处行业中所出现的影响因素,并从这些方面探究出如何更好地使一个企业实现良性运营。
- 张志磊
- 关键词:品牌忠诚度影响因素营销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