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弘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水利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淮河上游
  • 2篇叶面
  • 2篇叶面积
  • 2篇叶面积指数
  • 2篇蒸散
  • 2篇蒸散发
  • 2篇新安江模型
  • 1篇蒸散发能力
  • 1篇沙量
  • 1篇水文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壤
  • 1篇土壤侵蚀
  • 1篇年最高潮位
  • 1篇淮河流域
  • 1篇降水
  • 1篇降水指数
  • 1篇含沙
  • 1篇含沙量
  • 1篇干旱

机构

  • 5篇河海大学

作者

  • 5篇李琼芳
  • 5篇张弘
  • 4篇虞美秀
  • 3篇陆国宾
  • 3篇王烨
  • 2篇李鹏程
  • 2篇任锦亮
  • 2篇陈芸芸
  • 1篇王文卓
  • 1篇张弘

传媒

  • 2篇水资源保护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淮河上游产沙模拟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以淮河上游息县水文站以上流域为研究区域,将基于网格(1 km×1 km)的新安江模型与土壤侵蚀概念模型集成,构建基于网格的淮河上游泥沙负荷模拟模型,以日为时间尺度,利用息县水文站2000—2008年实测降雨、径流和含沙量等资料,模拟计算得到息县水文站以上流域的泥沙负荷。结果表明,建立的泥沙负荷模拟模型能有效模拟淮河流域产沙过程,且模拟精度较高。研究成果可为淮河上游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流域的水土流失模拟提供借鉴。
邹宏荣王烨陆国宾李琼芳张弘虞美秀陈芸芸闫方秀
关键词:淮河上游土壤侵蚀含沙量新安江模型
变化环境下黄浦江年最高潮位频率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受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近三十多年来黄浦江频繁出现高潮位,以往潮位设计值的可靠性值得商榷。基于吴淞站、黄浦公园站的实测年最高潮住资料,分别选取1912~2010年、1913~2010年的潮位序列,在对潮位资料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修正的基础上,采用P-Ⅲ和EV—1分布进行频率分析。结果表明,仅吴淞站的年最高潮位序列通过一致性检验,而黄浦公园站的潮位序列则需进行一致性修正;两种频率分布曲线对黄浦江年最高潮位设计值的估计相差不大,且千年一遏的设计值均比上海市区目前采用的1985年经水利部批准的千年一遇的设防标准要高,更符合变化环境下实际潮位的上升趋势。研究结果可为上海市防洪规划提供重要依据。
张弘李琼芳虞美秀任锦亮李鹏程
关键词:年最高潮位
不同干旱指数在唐山地区旱情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基于唐山地区1957—2011年的气象资料,比较分析标准化降水指数(S SPI)、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 SPEI)和帕默尔水文干旱指数(P PHDI)3种不同干旱指数的相关性,并评价了各个指数在唐山地区连旱期间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各时间尺度(年、季、月)的S SPI和S SPEI均显著相关;P PHDI与年尺度的S SPI和S SPEI均显著相关。P PHDI对长期干旱判断效果明显优于短期干旱。年尺度S SPEI和S SPI对干旱事件识别效果比较接近,二者对长期干旱判断偏涝,对短期干旱判断效果明显优于P PHDI。在气温偏低的年份,季尺度的S SPI能很好地反映旱情的严重程度,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季尺度S SPEI比S SPI更能准确地判断和评价旱情。
张弘王文卓李琼芳虞美秀李鹏程任锦亮
关键词:标准化降水指数
基于双源蒸散发的新安江模型在淮河上游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传统的新安江模型在计算流域蒸散发能力时仅依据非常有限的几个蒸发站的蒸发皿实测水面蒸发乘以一个折算系数来获得,不能考虑土地利用/覆被、气候特征、植被叶面积指数等因子的时空差异性和土壤特性、流域地形的空间差异性对流域蒸散发量影响。通过将考虑植被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对蒸散发影响的双源蒸散发模型与新安江模型集成,改进了新安江模型的蒸散发计算模块,并以淮河息县水文站以上流域为研究区,以日为时间尺度,基于地形、土地利用、气象及水文资料对息县以上流域2000~2008年降雨径流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基于双源蒸散发的新安江模型能有效地模拟淮河上游降雨径流过程,满足模拟精度要求。研究成果为改进新安江模型中蒸散发计算模块提供了依据,也可为改进的新安江模型在其他流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陈芸芸王烨陆国宾李琼芳张弘虞美秀闫方秀邹宏荣
关键词:新安江模型叶面积指数淮河上游
淮河流域蒸散发能力估算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蒸散发能力是水文模型的重要输入项,合理估算流域蒸散发能力直接影响流域产流量的计算精度。选取淮河息县以上流域为研究区,构建考虑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的分布式双源蒸散发能力计算模型,并将能逐日动态模拟叶面积指数的植物生长模型与其集成,以日为时间尺度,基于流域土地利用、气象和植物生长资料,计算了2000-2008年研究区每个1 km×1 km栅格的蒸散发能力,并将蒸发皿所在网格的蒸散发能力计算值与蒸发皿观测得到的水面蒸发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的蒸散发能力能较好地反映流域实际蒸散发能力,可以为分布式水文模型提供蒸散发能力输入资料。研究成果为淮河流域蒸散发能力的计算提供了新的途径,对其它流域蒸散发能力的计算也具有参考价值。
闫方秀王烨陆国宾李琼芳张弘
关键词:叶面积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