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在玉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篇复合材料
  • 2篇复合材
  • 1篇弹簧钢
  • 1篇导电性能
  • 1篇电学性能
  • 1篇真空
  • 1篇真空热压
  • 1篇真空热压烧结
  • 1篇石墨
  • 1篇石墨烯
  • 1篇水射流
  • 1篇喷丸
  • 1篇喷丸处理
  • 1篇热压
  • 1篇热压烧结
  • 1篇温度
  • 1篇显微组织
  • 1篇力学性能
  • 1篇纳米
  • 1篇纳米复合材料

机构

  • 4篇贵州大学
  • 4篇安顺学院
  • 1篇贵州省材料结...

作者

  • 4篇梁益龙
  • 4篇张在玉
  • 2篇张在玉
  • 1篇姜云
  • 1篇雷磊
  • 1篇杨明

传媒

  • 2篇金属热处理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钢铁钒钛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石墨烯/纯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导电性能的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运用球磨分散结合粉末冶金法成功制备了石墨烯纳米片增强纯钛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复合粉末的制备、复合材料的压制成型以及高温烧结3个过程.使用OM、SEM、XRD和拉曼光谱等检测手段对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组织、物相组成以及石墨烯片的缺陷和层数进行了分析检测.运用显微硬度计和四探针电阻仪对最终烧结成型的纯钛块体及石墨烯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硬度和电阻率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石墨烯片分散在复合材料的组织中,添加石墨烯片能显著影响钛基材料的性能,复合材料的硬度和电导率随石墨烯片含量的添加而增大.当石墨烯的添加量为0.3%(w)时,复合材料的硬度达到最大(429HV),与同样条件烧结的纯钛硬度相比(234HV)提高80%.其导电率是在石墨烯的添加量为0.4%时才达到最大值(432S·m^-1),与同样条件烧结的纯钛的导电率(158S·m^-1)相比提高了1.73倍.文章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导电性能增强的原因.
张在玉梁益龙
关键词:粉末冶金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电学性能
水射流喷丸处理对20CrMnTi钢表面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采用超高压数控水射流设备对20Cr Mn Ti钢表面进行水喷丸处理,研究不同水压、靶距和喷嘴移动速度对其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和硬度梯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经高压水喷丸处理后的20Cr Mn Ti试样,其表面粗糙度值增加不明显,表面残余应力和硬度有很大提高,能有效改善材料的表面性能。
张在玉张在玉梁益龙朱勇
关键词:20CRMNTI钢表面性能
PAG淬火介质温度对60Si2CrVAT弹簧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KHR-A便携式冷却介质性能检测仪对不同温度13%PAG淬火介质的淬火冷却性能进行了测量,研究了60Si2Cr VAT弹簧钢经不同温度13%PAG介质淬火后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温度13%PAG对冷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高温阶段即未发生马氏体转变前的温度段,而在低温阶段冷速相差较小,且冷速随介质温度升高而降低。弹簧钢热处理试验表明,随介质温度升高,淬火后残留奥氏体量增加;经440℃回火后,马氏体板条块显现地越明显,尺寸增大,马氏体板条宽度也随之增加;硬度、抗拉强度呈减小趋势,塑性增加。
张在玉梁益龙雷磊姜云杨明
关键词:冷却速率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石墨烯纳米片增强纯钛基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界面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运用真空热压烧结法制备石墨烯纳米片(GNP)增强纯钛轻质结构材料。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手段对制备得到的粉体和块状样品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对添加不同石墨烯纳米片含量的烧结样品进行了密度测试和拉伸测试。研究工作集中关注了GNPs在钛基体中的分散和GNP与钛基体的界面结合情况。结果表明,GNP与钛基体的界面分界清晰,形成Ti/TiC_x/GNP连续结构,界面处有少量TiC_x生成外,大部分GNP依然以其纳米结构存在。
张在玉张在玉
关键词:真空热压烧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