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阳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绍兴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2篇头痛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梗死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硬化
  • 1篇血管内治疗
  • 1篇血管神经性水...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血清
  • 1篇血性
  • 1篇养血
  • 1篇养血清脑颗粒
  • 1篇依达拉奉
  • 1篇硬化症
  • 1篇预后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术

机构

  • 7篇绍兴第二医院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杭州市余杭区...

作者

  • 7篇周阳
  • 4篇马黎
  • 4篇傅国萍
  • 2篇周峰
  • 2篇董芬
  • 1篇鲁国建
  • 1篇金国兴
  • 1篇赖春梅
  • 1篇周峰
  • 1篇周阳

传媒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新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椎动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长期随访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本研究对椎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探讨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和临床事件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0月在绍兴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的椎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46例(48枚支架)。根据支架内是否再狭窄分为ISR组8例和无ISR组38例;又根据临床事件发生情况分为临床事件组8例和无临床事件组38例,分析支架置入术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46例患者中,术前血管狭窄程度(80.7±14.2)%,残余血管狭窄程度(3.0±8.4)%,术前血管狭窄长度(7.7±4.6)mm,术后血管造影平均随访时间(31.6±20.8)个月,ISR 8例(17.4%),而临床平均随访时间(53.8±27.0)个月,有8例(17.4%)患者出现临床事件。生存分析显示,ISR主要出现在最初20个月;同时在87个月时有50.0%患者未发生临床事件。ISR组再狭窄长度明显高于无IS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0±2.00)mmvs(2.76±4.14)mm,P=0.003]。临床事件组支架直径明显小于无临床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3±0.93)mmvs(4.18±0.67)mm,P=0.024]。结论椎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长期预后可能受到再狭窄长度和支架直径的影响。
周峰马黎傅国萍鲁国建赖春梅董芬金国兴周阳刘荣荣
关键词:椎动脉预后
头痛宁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头痛宁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健康宣教的同时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头痛宁胶囊,2组均连续治疗2周。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及头痛程度,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头痛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 <0.05),头痛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P <0.05),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头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 <0.05),头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头痛宁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能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周阳刘荣荣
关键词:偏头痛中西医结合疗法头痛宁胶囊阿司匹林
常规西药联合养血清脑颗粒在脑动脉硬化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3年
目的分析常规西药联合养血清脑颗粒在脑动脉硬化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82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将两组的血脂水平、凝血状态、血清学指标、中医症状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小板聚集率(PAR)、血液黏度(CP)、纤维蛋白(FIB)水平明显降低(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管紧张素酶Ⅱ(Ang-Ⅱ)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中医症状有效率(95.02%,39/41)较对照组(78.05%,32/41)高(P<0.05)。结论给予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常规西药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明显改善了其血脂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辅助提高了预后效果。
周阳周阳
关键词:常规西药脑动脉硬化症养血清脑颗粒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效果及卫生经济学研究
2022年
目的评价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经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接受血管内治疗和单纯静脉溶栓的急性大动脉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90 d的良好预后率及并发症差异。构建马尔科夫(Markov)模型,计算血管内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结果血管内治疗组患者的90 d功能独立率(39.13%)较对照组(19.57%)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两组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0年ICER为72,019元/QALY,在阈值为2019年绍兴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114,561元/QALY时,血管内治疗组具有显著经济学优势。结论在绍兴地区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进行血管内治疗安全有效,并且具有经济学优势。
周峰马黎傅国萍周阳尹宿兵倪梨丽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缺血性卒中马尔科夫模型卫生经济学评价
我院神经内科常用中成药使用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医院神经内科常用中成药使用情况,为中成药在神经内科中规范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和分析2018~2019年医院神经内科患者中成药处方主要诊断疾病和中成药使用,对神经内科疾病构成、中成药剂型构成和常见中成药构成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研究共纳入1 021张中成药处方,疾病构成为脑梗死(20.1%)、头痛和偏头痛(18.2%)、眩晕(15.9%)、脑出血(13.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1.3%)、坐骨神经痛(7.4%)、面神经炎(4.2%)、其他(9.9%)。中成药处方中,中成药使用频次为2418次,剂型构成为注射液(25.7%)、胶囊(23.4%)、片剂(18.0%)、颗粒(14.7%)、口服液(9.6%)、其他(8.6%)。中成药处方常见中成药构成为醒脑静注射液(8.4%)、脑心通胶囊(8.1%)、银杏叶片(7.5%)、通天口服液(6.9%)、疏血通注射液(6.2%)、天麻钩藤颗粒(5.9%)、安络痛片(5.5%)、舒血宁注射液(5.3%)、活血胶囊(4.3%)、百乐眠胶囊(4.1%)、血栓心脉宁片(3.3%)、松龄血脉康胶囊(2.9%)、华佗再造丸(2.6%)、稳心颗粒(1.7%)、痰热清注射液(1.4%)。结论:神经内科中成药剂型以注射液和胶囊等为主,常用的药物包括醒脑静注射液、脑心通胶囊等,主要功效为开窍醒脑、活血化瘀、改善循环,这与神经内科主要诊治的疾病种类相关。
陈红周阳俞鑫佳
关键词:神经内科中成药脑梗死头痛注射液
黄蜂蜇伤后出现神经系统疾病的综述被引量:3
2018年
黄蜂是膜翅目昆虫的一种,通过腹部末端的尾部毒刺将毒液进入受害者体内,通常情况下症状轻微,少数情况下症状从局部反应至全身系统性反应,甚至有致命危险。局部皮肤反应包括局部瘙痒、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系统性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支气管痉挛、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心肺症状,头晕等神经系统症状及肾衰竭、血管内溶血、横纹肌溶解等甚至休克。79%~96%过敏反应发生于被黄蜂蜇伤后数分钟至数小时,也有少部分迟发型过敏反应于数天或数周后发生。
刘荣荣周阳傅国萍马黎
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黄蜂蜇伤迟发型过敏反应胃肠道症状血管神经性水肿神经系统症状
依达拉奉在预防控制脑梗死患者感染发生及免疫调节中的作用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在预防和控制脑梗死患者感染发生及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30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因子等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和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同时对导致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治疗1周和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染率为10.77%,低于对照组的41.5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NIHHS评分、意识障碍和住院时间是脑梗死患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梗死患者的感染情况严重,年龄、NIHHS评分、意识障碍和住院时间是脑梗死患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依达拉奉在预防脑梗死患者感染以及调节患者免疫机制的过程中效果明显。
周峰马黎傅国萍董芬周阳
关键词:依达拉奉脑梗死免疫调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