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晓虹
- 作品数:50 被引量:333H指数:12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三级甲等医院护士死亡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7
- 2018年
- 目的调查青岛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的死亡态度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护士一般资料问卷和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对24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死亡态度得分为(3.21±0.15)分,5个维度得分分别为自然接受(4.31±0.33)分、趋近接受(3.55±0.15)分、逃避接受(2.97±0.29)分、死亡逃避(2.80±0.27)分和死亡恐惧(2.41±0.25)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护士死亡态度的主要因素有护龄、宗教信仰和是否接受过死亡教育或培训。结论多数护士对死亡持正向的接受态度,死亡态度主要影响因素为护龄、宗教信仰和是否接受过死亡教育或培训,护理管理者应充分考虑以上影响因素,构建护士死亡教育模式,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 韩舒崔岩卢晓虹于晓燕冯培青
- 关键词:护士死亡教育护理管理
- 基于远程控制的神经内科护理中的信息采集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远程控制的神经内科护理中的信息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采集系统包括:脑神经电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中央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云服务器、康复评定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显示模块。本发明...
- 韩艳姜文彬刘晓敏刘晓英卢晓虹孙红霞李少玲谷如婷邢淑云盖玉彪王刚周海清
- 文献传递
- 一种桡动脉止血器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桡动脉止血器,包括:压迫部、腕带和控制盒;压迫部包括压板和方形气囊,用于对切口部位进行压迫;腕带包括外部夹层和设置在夹层中的气囊带,用于将压迫部固定于切口位置;控制盒包括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第一调节部...
- 卢晓虹崔岩魏丽丽姜松磊胡建韩舒于晓燕姜欣
- 文献传递
- 基于华生关怀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的影响被引量:2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基于华生关怀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9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90例,按入院顺序依次进入A病区(对照组)和B病区(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华生关怀理论的护理干预,采用医院抑郁焦虑量表(HADS)、自我效能感量表(SECD6)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比较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自我效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研究过程中共5例失访,对照组43例、观察组42例完成研究。两组患者干预前HADS、SECD6、MLHFQ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HADS、SECD6、MLHFQ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基于华生关怀理论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
- 卢晓虹李少玲王立艳胡建张艳崔岩
- 关键词:心力衰竭负性情绪自我效能
- 护士主导的心脏康复护理门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2021年
- 目前,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广大群体的生活质量,心脏康复已被证实可以有效改善疾病预后。我国心脏康复起步较晚,且护士在心脏康复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我国部分医院已将心脏康复作为护理范围的一种拓展,开展了由护士主导的心脏康复专科护理门诊,这促进了护理水平的提升和护理学科的发展。然而对于我国护士主导的心脏康复护理门诊开展的整体现状上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对我国护士主导的心脏康复门诊的发展现状、具体服务内容、综合效益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 丁云美曹丽华卢晓虹郭晓珍张静雅李雪魏丽丽崔岩
- 关键词:护理门诊心脏康复
- 基于循证的品管圈活动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品管圈活动对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在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以降低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活动主题,整合最佳证据,分析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制订相应对策并进一步实施。采用前后对照方法,于活动开展前随机抽取本科室80例应用低分子肝素后出现皮下出血、瘀斑、硬结等并发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患者的皮下出血、瘀斑、硬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基于循证的品管圈活动后,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所致出血、瘀斑、硬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由改善前的45.83%降至改善后的10.42%(P<0.001)。结论基于循证的品管圈活动可有效地降低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所致出血、瘀斑、硬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安全质量。
- 潘雅琦李少玲胡建卢晓虹夏丽丽
- 关键词:品管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 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住院患者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循证护理实践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形成住院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循证护理实践规范,提高护士证据知晓率和临床操作规范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方法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标准程序,结合行动促进框架(i-PARIHS)分析证据应用的障碍因素并制订可获得的解决方案。证据应用前、应用后第1轮、第2轮每个阶段分别以青岛市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的44名护士和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质量审查和效果评价。结果证据应用后第2轮审查指标的知晓率和执行率均提高,淤斑、硬结、出血的发生率和VAS得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科室相关工作流程得到完善,形成住院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循证护理实践规范。结论该循证项目的临床开展可规范护士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操作行为,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状况。
- 卢晓虹李少玲崔岩魏丽丽赵倩王韶韶陈瑜
- 关键词:注射皮下低分子肝素循证护理实践
- 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空白期”复发恐惧体验的质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深入了解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空白期”复发恐惧体验。方法基于自我调节常识模型制订访谈提纲。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7-9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复查的15例房颤导管消融术后“空白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定向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分别是复发恐惧的触发因素、对房颤复发的感知、负性情绪困扰和应对房颤复发的能力不足。结论针对房颤导管消融术后“空白期”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状态,针对患者术后疾病管理、生活适应等多方面需求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减少房颤患者术后“空白期”的复发恐惧。
- 卢晓虹郎晗旭王纪哲赵云霞赵梦璐张艳魏丽丽
-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
- 心力衰竭患者延迟就医原因的质性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延迟就医原因,为引导心力衰竭患者及时就医、增加院内及院外护理范畴、优化护理模式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0年6—7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延迟就医的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健康生态学模型"为理论基础,对15例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应用质性研究中的描述现象学分析方法及Nvivo11.0中文版软件辅助分析资料,对访谈资料分析与提炼。结果:15例心力衰竭患者延迟就医时间为7~44 d,延迟就医原因可归纳为5个主题群:症状认知不足;疾病管理能力缺乏;特殊人群的认知和经历;家庭社会支持不足;医疗延迟。结论:医护人员应优化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内容及模式,提高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时识别特殊患者并给予针对性干预,探索心力衰竭患者获得院外优质医疗资源支持的途径进而改善延迟就医的发生。
- 李少玲卢晓虹魏丽丽王立艳于晓燕史少婷曹丽华张文忠
- 关键词:心力衰竭疾病管理
- 基于移动医疗的症状群管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医疗的症状群管理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研究团队,基于院内移动医疗平台设计CHF患者症状群管理模块,选取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2年6月—12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A病区的235例作为试验组,B病区的235例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延续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移动医疗的症状群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出院时、出院6个月的心功能状态、自我护理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最终纳入232例,对照组纳入225例。出院6个月后,两组心功能状态、自我护理水平及生活质量均较干预前改善(P<0.05);出院6个月后,试验组心功能状态、自我护理水平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移动医疗平台对CHF患者进行症状群管理,能提高疾病管理效率,并为患者提供整体的自我管理计划,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结局。
- 赵梦璐卢晓虹曹丽华李福海韩静姜欣崔伟宁赵倩张文忠
- 关键词:症状群心力衰竭延续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