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洋

作品数:38 被引量:166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食品
  • 8篇中毒
  • 8篇微生物
  • 7篇食物
  • 7篇食物中毒
  • 6篇微生物检测
  • 6篇耐药
  • 5篇沙门菌
  • 5篇食源
  • 5篇食源性
  • 5篇耐药性
  • 4篇源性疾病
  • 4篇中毒事件
  • 4篇食源性疾病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分子
  • 4篇分子分型
  • 3篇食品微生物
  • 3篇食品微生物检...

机构

  • 32篇江西省疾病预...
  • 3篇南昌大学
  • 1篇南昌市东湖区...
  • 1篇中国科学院合...
  • 1篇江西省食品检...

作者

  • 32篇刘洋
  • 31篇刘成伟
  • 31篇游兴勇
  • 22篇周厚德
  • 19篇刘道峰
  • 5篇姜茗
  • 5篇张强
  • 2篇夏芝璐
  • 2篇刘家虹
  • 1篇董永海
  • 1篇傅伟杰
  • 1篇罗雅凌
  • 1篇程慧健
  • 1篇陈福辉
  • 1篇蔡军
  • 1篇卢凌

传媒

  • 13篇中国食品卫生...
  • 4篇中国消毒学杂...
  • 2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江西医药

年份

  • 5篇2024
  • 8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西省食品中沙门菌污染与耐药性调查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了解江西省食品中沙门菌污染状况及菌株耐药性,为监管部门制定政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沙门菌检测参照GB 4789.4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结果判读。结果 2014-2016年从4186份食品中检出沙门菌121株,其中检出率较高的为生禽肉(14.1%),生畜肉(13.3%)。血清学鉴定分属19个血清型,居前3位的依次为德尔卑(32.14%)、阿贡纳(18.75%)和肠炎沙门菌(12.50%),112株沙门菌对15种抗生素中的14种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对红霉素表现为全部耐药,对四环素(58.93%)和氨苄西林(51.78%)的耐药性也较高,生猪肉中分离的耐药沙门菌和多重耐药菌最多。结论生肉制品是食源性沙门菌污染的主要食品,即食类中式凉拌菜和熟肉制品沙门菌也存在一定的污染,应引起足够重视。食源性沙门菌呈高耐药和多重耐药的趋势,尤其是分离自猪肉中的沙门菌耐药情况更严重,应加强耐药菌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游兴勇周厚德刘洋姜茗刘道峰刘成伟
关键词:食品污染沙门菌耐药
一种培养皿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培养皿,所述皿体的顶部一体连接有螺纹管,螺纹管的外部螺纹套设有皿盖,皿体和皿盖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机构,皿体的底部安装有摇匀机构,摇匀机构包括支撑架、电动机和载物板,支撑架的...
游兴勇刘成伟刘道峰周厚德刘洋
江西省一起食用亚稀褶红菇中毒引起死亡事件的调查与溯源
2023年
目的调查并溯源2020年9月江西省一起误食有毒蘑菇中毒引起死亡事件的情况,为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访问调查法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并初步判断,对收集的有毒蘑菇样品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流行病学调查发病患者均食用了野生蘑菇,未食用者未发病,平均潜伏期19 min,病情进展迅速,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对肝肾和心脏功能造成损害,致死率较高。有毒蘑菇样品经形态学、分子生物学比对鉴定为亚稀褶红菇。结论本次事件为江西省报道的一起误食亚稀褶红菇引起中毒死亡的事件,提示江西省毒蘑菇中毒形势较为严峻,相关部门需要加强防控,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刘洋梁新民周厚德游兴勇刘成伟彭思露
关键词:食物中毒分子鉴定致死
江西省2016—2020年毒蕈中毒的空间自相关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对江西省2016—2020年毒蕈中毒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其空间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江西省2016—2020年毒蕈中毒监测数据并对其进行整理和描述性分析;利用ArcGIS 10.2软件制作江西省县域矢量地图和累计病例分布图;同时运用geoda 1.12软件将病例数据与地理属性数据合并,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全省累计报告毒蕈中毒病例938例,年均发病率为0.402 2/10万;全局自相关分析发现,江西省2016—2020年毒蕈中毒病例数存在空间聚集性(Moran’s I=0.107 0,P=0.032<0.05)。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鄱阳县、峡江县、余干县为高-高区域;德安县、靖安县、上栗县、龙南市为低-低区域;新建区、樟树市、彭泽县、湖口县为低-高区域;南康区、东湖区为高-低区域。结论 2016—2020年江西省毒蕈中毒病例数具有空间聚集性,局部地区为重点区域,相关部门应加强建立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并精准开展科普宣传教育。
梁新民陈丽敏游兴勇周厚德张强刘洋刘成伟
关键词:毒蕈中毒空间自相关食源性疾病
2012—2020年江西省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江西省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有效控制家庭食源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江西省2012—2020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报告的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2—2020年江西省共报告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715起,累计发病2608人,死亡35人,病死率为1.3%(35/2608)。9年间暴发事件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事件集中发生在5~10月份。从致病因素和原因食品分析,野生蘑菇引起的事件数、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数的45.0%(322/715)、39.5%(1029/2608)和94.2%(33/35),其次是微生物致病因素。从区域分析,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报告的事件数、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总数的73.1%(527/715)、75.4%(1966/2608)和100.0%(35/35)。结论江西省食源性疾病高发季节,应重点针对广大农村家庭开展食用野生蘑菇的危害性宣传,普及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知识,减少家庭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曾立爱刘成伟游兴勇童微夏芝璐刘洋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家庭流行病学特征
一种微生物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检测仪,储物盒的内部固接有十字交叉状的挡板,且储物盒的上方安装有滑移机构,滑移机构包括第一支杆、固定块和第一电动推杆,第一支杆的外部活动套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固接有第一电...
游兴勇刘成伟刘洋彭思露姜茗
2012—2014年江西省市售婴幼儿配方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调查及呕吐毒素基因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了解2012—2014年江西省市售婴幼儿配方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情况并对呕吐毒素基因进行分析。方法在全省市县中选取13个采样点,包括超市、百货商场、便利店、农贸市场、网店、批发市场,随机抽取婴幼儿配方食品397份,对蜡样芽胞杆菌进行检测和鉴定,同时应用叠氮溴化丙锭内参多重PCR方法检测分离株的呕吐毒素基因。结果 397份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阳性率为13.10%(52/397),其中2013年阳性率最高。不同采样点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产地、不同流通环节和不同年龄段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2份阳性食品中检出呕吐型蜡样芽胞杆菌2份,呕吐毒素阳性率为3.85%。结论江西省市售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存在蜡样芽胞杆菌及呕吐型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相关监管部门应继续加强监管,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游兴勇卢凌周厚德刘洋刘成伟
关键词:婴幼儿配方食品蜡样芽胞杆菌呕吐毒素基因
一种可刮料的微生物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刮料的微生物检测装置,第一箱体上安装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安装架和传动轴,安装架上固接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固定块的内部螺纹贯穿有螺纹杆,第二固定块的内部活动贯穿有导向杆,两...
游兴勇刘成伟刘洋周厚德张强
一种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培养装置,箱体的内部还安装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电动机、第一传动轴和第一齿轮,电动机固接在底座的底部,且电动机的驱动端活动贯穿底座的内部以及箱体的底部并固接有第一传动轴,...
游兴勇刘成伟刘洋彭思露姜茗
全基因组测序分析2018年江西省临床分离非伤寒沙门菌耐药性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掌握2018年江西省食源性疾病病例的非伤寒沙门菌分离株的耐药特征、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之间的对应关系,评价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技术在耐药监测的应用前景。方法本研究以2018年江西省食源性疾病病例分离的58株非伤寒沙门菌为研究对象,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对58株非伤寒沙门菌进行WGS,拼接后的序列经过与ResFinder数据库比对,注释耐药基因。结果58株非伤寒沙门菌对四环素耐药率最高(77.59%,45/58),其次是氨苄西林(72.41%,42/58),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耐3类及3类以上抗生素的多重耐药菌株占56.90%(33/58),最高为6重耐药菌株占3.45%(2/58)。58株非伤寒沙门菌共筛选出47种11类耐药基因,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uinolone resistance-determining region,QRDR)存在gyrA、gyrB和parC基因突变。菌株对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携带率最高为100.00%(58/58),其次是四环素类耐药基因携带率为72.41%(42/58),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携带率最低为3.45%(2/58)。携带3类及3类以上耐药基因的菌株占77.59%(45/58),1.72%(1/58)菌株最高携带9类耐药基因。58株非伤寒沙门菌的药敏试验结果与检测出的已知耐药基因总体符合率达93.43%(611/654)。除喹诺酮类外,其他类别的抗生素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符合率均高于91%,部分种类的抗生素耐药表型与基因符合率达100%。结论非伤寒沙门菌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其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有很高的一致性,WGS可作为预测沙门菌耐药性的有效手段。
游兴勇彭思露周厚德刘洋刘道峰胡凯张强刘成伟
关键词:全基因组测序耐药基因耐药表型非伤寒沙门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