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小燕

作品数:2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工程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生物接触
  • 1篇生物接触氧化
  • 1篇细微颗粒物
  • 1篇颗粒物
  • 1篇挂膜
  • 1篇反应器
  • 1篇PM
  • 1篇CMAQ
  • 1篇DDM
  • 1篇FORCE

机构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2篇刘小燕
  • 1篇孙广垠
  • 1篇程丹丹
  • 1篇赵秀娟
  • 1篇魏巍
  • 1篇张普
  • 1篇杨晶
  • 1篇苏捷
  • 1篇王丽涛
  • 1篇马洁
  • 1篇王海洁
  • 1篇韩刚刚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CMAQ-DDM-3D在细微颗粒物(PM_(2.5))来源计算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3年
应用MM5(Fifth-Generation NCAR/Penn State Mesoscale Model)-Models-3/CMAQ(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空气质量模拟系统对京津冀地区进行了模拟,分别采用Brute Force方法和DDM-3D(Decoupled Direct Method in 3 Dimensions)技术对两个代表性城市石家庄、北京的PM2.5来源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950~0.989之间;其次,在某一地区浓度贡献较低的情况下,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非常接近,但随着浓度贡献的增加,Brute Force方法的计算结果逐渐高于DDM-3D方法,直线拟合的斜率在1.14~2.05之间.以石家庄为例,Brute Force和DDM-3D方法估算的河北南部地区排放的浓度贡献分别为54.7%和64.4%,相差10%左右.浓度贡献空间分布的对比表明,Brute Force方法计算出的浓度影响范围更大,出现某些离散的负值点,或某些负值点与很大的正值点相邻,反映了数值计算带来的计算误差;相比之下,DDM-3D方法的计算结果则更为合理.
王丽涛张普杨晶赵秀娟魏巍苏捷程丹丹刘小燕韩刚刚王海洁
关键词:细微颗粒物CMAQFORCE
低温条件下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净化河水挂膜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在低温条件下采用闷曝排泥法进行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净化河水的挂膜试验,考察了进水污染物浓度变化时反应器除污效果以及填料上生物相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挂膜期间,低温对异养菌的活性及COD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小,但随原水污染物浓度的逐渐降低,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呈现降低趋势,平均去除率为50.5%;低温对硝化细菌的活性产生抑制,使NH+4-N的去除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平均去除率为26.4%;系统中总磷主要通过排泥去除,平均去除率在16.6%左右。更换河水后,系统稳定运行时对COD、NH+4-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4.3%、34.8%、54.6%。
孙广垠刘小燕安恩方张倬玮马洁
关键词:生物接触氧化挂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