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瑾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电图
  • 3篇动态心电图
  • 3篇心病
  • 3篇心电
  • 3篇心电图
  • 3篇冠心病
  • 2篇心率
  • 1篇导联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动态心电图分...
  • 1篇心电图分析
  • 1篇心电图诊断
  • 1篇心率变异
  • 1篇心率变异性
  • 1篇抑菌
  • 1篇隐匿型
  • 1篇隐匿型冠心病
  • 1篇预后
  • 1篇预后评估

机构

  • 5篇广东药科大学

作者

  • 5篇余瑾
  • 1篇单孔荣
  • 1篇姚乃捷
  • 1篇宋燕平
  • 1篇王红丽

传媒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生命科学仪器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薰衣草精油与罗勒精油对痤疮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薰衣草精油与罗勒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抑菌圈试验检测薰衣草精油与罗勒精油抑菌敏感性,抑菌曲线试验检测抑菌持续效果。结果抑菌圈试验表明,倍比稀释浓度1%~16%薰衣草精油与1%~16%罗勒精油各实验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大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25%、0.5%的薰衣草精油与罗勒精油抑菌圈直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抑菌效果。16%薰衣草精油与16%罗勒精油抑菌圈直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菌效果与阳性对照组相当。抑菌曲线试验表明,1%薰衣草精油和1%罗勒精油对3种痤疮致病菌抑菌持续效果达8~12 h,优于阴性对照组。结论薰衣草精油和罗勒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均具有持久抑菌活性,可作为痤疮菌的天然抑菌剂应用。
单孔荣王红丽姚乃捷宋燕平余瑾陈林珍梁有连
关键词:精油薰衣草抑菌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治疗的84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对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早搏二/三联、短阵室上速、室性早搏二/三联、房性早搏成对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性早搏早发和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法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7.6%和8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进行诊断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效果,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余瑾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冠心病
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隐匿型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究隐匿型冠心病应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从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至2015年间就诊患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中选取260例,对其进行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将检查结果为阳性患者再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两次的检查结果,分析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在隐匿型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260例行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中有120例患者诊断为冠心病阳性,在这12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中有85例患者诊断为冠心病,占比70.8%。心肌缺血程度严重患者与心肌缺血程度较轻患者相比,缺血程度严重者其冠脉狭窄≥75%的患者多于缺血程度较轻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于隐匿型冠心病具有较高的诊断阳性率,可用于对隐匿性冠心病的初级筛查。
余瑾
关键词:隐匿型冠心病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
基于24 h动态心电图分析T2DM患者心率变异性与肾功能的关系
2023年
目的:采用基于24 h动态心电图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86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进行分类,41例合并糖尿病肾病(DN)患者纳入DN组,其余45例未合并DN患者纳入Non-DN组,另选取同期在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三组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每5分钟正常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相邻RR间期相差>50 ms的数量占总心搏数百分比(PNN50%)、超低频成分(ULF)、极低频成分(VLF)、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T2DM患者HRV与肾功能的关系。结果:三组SDNN、SDANN、rMSSD、PNN50%、ULF、VLF、LF、H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Non-DN组SDNN、SDANN、rMSSD、PNN50%、ULF、VLF、LF、HF均低于对照组,DN组SDNN、SDANN、rMSSD、PNN50%、VLF、LF、HF均低于Non-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N组、Non-DN组UL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患者SDNN、rMSSD、PNN50%、LF、HF与eGFR呈正相关,SDNN、SDANN、PNN50%、VLF、LF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呈负相关(P<0.05)。结论:T2DM患者HRV各项参数降低情况与肾病进展密切相关。
金文敏余瑾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肾功能
心率减速力对经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研究
2023年
目的:探究心率减速力对经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经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8例进行随访,根据随访时间内患者有无再发心绞痛、支架内再狭窄、非支架段血管内狭窄及心血管事件,分为进展组(n=48)及无进展组(n=50)。分别比较两组初始与随访DC值差异,同时也比较全部患者及有、无进展各组的初始及随访DC值,利用DC值对经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预后进行评估。结果:进展组初始及随访DC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无进展患者DC随访值高于初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对冠心病患者DC有改善作用;DC对经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预后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余瑾
关键词:冠心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